第784页(2 / 2)

【作话】

s:竹(枪)在古代乱世曾经普遍使用,曾经谣传戚继光打败倭寇的过程中,就有用竹(枪),日本军队中也有竹(枪)。但两者用的都不是纯粹的竹(枪),而是加工过的,或以油浸,或木杆外包裹竹片。

2019040319:40修改错字。感谢读者“我是一个小逗比”捉虫。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219章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

“这什么时候解散十五万大军啊?”百姓们不时的互相问着。胡雪亭得到江西南部各地后,丝毫没有放百姓解甲归田的意思,每天不是开荒,就是建造土墙,或者就是拿着竹竿木棍,在操场上大喊“若有退缩,后排杀前排”什么的。

“耽误了家中的事情了。”有百姓咒骂着,这“三抽一”一定有鬼,说是到六十岁,可四十岁以上的都不太抽到,抽到的都是一些年轻人,仔细看年纪,其实是十六岁到四十岁,这个年纪正是家中的顶梁柱,少了他们,家中很多事情都不能做。

“我家的田地怎么办啊。”有人道,虽然只有三亩地,但是,这活儿还是很多的,没有了壮劳力,怎么干活?

“我家的饭菜都没人做了。”有人大骂,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可以看媳妇做菜立规矩了,忽然媳妇被抽去当兵了,这饭菜又要她来做。

“唉,种地这种事情,哪里轮到我家的文曲星去做。”有人恨恨的,家里的小子读了多年的书,大字不识几个,但那时开窍晚,总有一天会开窍,文思如涌,成为官老爷的,这被征兵,岂不是耽误了他。

有人冷笑着,世人愚昧,看不清真相。“你们啊,不知道朝廷无耻。”一群人看他,毛意思?

那人悠悠的背负双手,看着天空:“民以食为天,朝廷要安抚流民,就要多收粮食,但没有田地,哪来的粮食,要开田地,又哪来的劳力,朝廷征兵役,却实行军屯之法,用百姓开垦荒田,然后朝廷或卖田地,或收取粮食,不费一文,不亦乐乎。”

有人提醒:“朝廷是给军饷的。”当兵有军饷,不管是种田还是建造泥土长城,一文钱都不会少,怎么能叫做朝廷不费一文。

“当兵是一份薪水,建造泥土墙是一份薪水,种地又是一份薪水,三份薪水,朝廷只给了一份当兵的薪水,哪里冤枉了他们?”那人冷笑着,做人不能无耻到给朝廷做五毛。

一群百姓用力点头,真是太无耻了。

“不过,也没关系。”有人冷笑着,家里被抽了兵役的人就在城外,上次去军营见面,就悄悄的说了,什么开荒啊,训练啊,种田啊,全部混日子,出工不出力。

“就是啊,没得自己家的地不管,却去给朝廷打工的。”一群百姓支持。

“我听说,朝廷要实行什么农场。”有人消息很灵通,在铜陵安庆等江西北部城市,已经执行了农场制度,所有百姓不管以前有田地没田地,全部编入农场干活,学会了洛阳话才能离开农场。

“我听说,若是不会洛阳话,饭都吃不饱。”有人想想就觉得可怜,干重活,却不给饱饭,竟然是因为不会说洛阳话,世上哪有这么荒谬的事情。

“就不会偷懒吗?”有人问道,吃不饱饭,没力气干活,看朝廷怎么样。

“怎么样,还不是皮鞭和刀剑了。”有人冷笑,“你以为朝廷的刀剑就不能杀人了,还是你的骨头比刀剑还硬?”

众人沉默,敢和朝廷耍横,那是找死。

“可是,我们和铜陵不一样,我们的田地是自己的啊。”有百姓惊愕的道。林士弘的大本营是九江,江西北部的城池基本是暴力打下来,然后血洗全城的。打下来的地盘多了,其余城池就有老老实实的投降的了,林士弘沉迷于王霸之气,一心想做皇帝,也没有如何难为那些投降的城池,甚至留用以前的官员的例子都有,比如番禺等地,就有全城官员百姓丝毫没有变动,只是换了一面大唐的旗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