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页(1 / 2)

“若是父亲与杨恕联手,这关中门阀就无法祸乱洛阳,这杨恕就不会死,洛阳几十万百姓就不会死,胡雪亭更不至于要屠戮几百万关中百姓。”高盛道对这些话憋了很久了,怎么都不明白高颖要做最烂的选择。

“父亲人品高洁,杨恕却也为国为民,你们二人都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之心,以汉人为重还是以华夏人为重,以门阀为重还是以百姓为重,只是细枝末节,何必拼的你死我活?”高盛道问道,就是巷子口卖大饼的都会说“政治就是妥协”,为何高颖就不懂?

高颖沉默良久,看着高盛道的眼神中唯有无奈:“难道,主义之争,不是最无可调和,最你死我活,最无法包容的吗?”

……

大散关。

“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十万百姓在大散关下跪下磕头,声音远远传了出去,排在后头的人根本不明白前面为什么要三呼万岁,也没有跪下磕头什么的,但几十万百姓拉出的距离太长,站在城头的李建成根本看不到最后面。

“诸位放心,有我李建成在,胡雪亭决不能伤我关中子民一根毫毛!”李建成朗声道,衣衫随风飘曳,丰神俊朗。可惜能够看到的人实在少了点,也就最前方的几百百姓能够看清,远一点的顶多看到城头上有人站着,是谁都不知道。

“圣上,真要接纳这些人进入陇西?”刘弘基低声问道,附近一群李建成的心腹一齐看着李建成,这群该死的关中人把他们赶出了关中,差点在陇西饿死,现在有难了,反而要救援他们,真是不甘心啊。

“而且,我们的粮草不怎么充足。”李孝恭也低声道,陇西一直在西突厥的铁骑威胁之下,属于时不时就回遇到蛮夷偷袭的危险地带,人烟稀少,这粮田就更稀少,库存的粮食有限的很,能够勉强维持百万流民已经很不容易,想要再安顿几百万流民,那肯定是做梦。

“只是,我等没有选择余地。”刘文静叹气,只能指望关中流民的粮食能够支撑到秋收,有百万流民新开的田地,怎么都能熬下去的。

李建成点头:“朕仁义无双,自然是必须接受他们的。”刘弘基等人无奈,仁义无双是李建成的招牌,什么都可以丢,人设不能丢。

“把他们安排到了更西面去。”李建成冷笑,他也不是被人打了,还要给好处,显示自己心胸开阔的蠢货,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有的是更西面的广阔地方可以容乃关中百姓。

“若是有人闹事,直接杀了。”李建成又叮嘱道,仁义无双是口号,万万不能当真,有人以为可以因此从李建成手中无限的要好处,杀了就是。

刘弘基等人微笑点头,百万流民去陇西的路上,他们已经杀了不少以为可以勒索李建成的人,手法已经非常熟练了,保证杀得人人叫好,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薛校尉,你是朕的大将,这大散关,朕就托付给了你。”李建成看着一个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急忙单膝跪下,道:“臣薛举定为圣上取了关中。”李建成微笑着,心里有些不满,老子叫你守大散关,没叫你取关中!但薛举在陇西第一个带兵投靠,怎么都要给他面子。温和的道:“薛校尉英勇善战,乃朕麾下第一猛将,用薛校尉守关实在是浪费了,薛校尉应该是横扫天下才对,但大散关是关中出陇西的要道,没有薛校尉镇守,朕一个人都信不过,只好委屈薛校尉了。”

薛举大声道:“圣上如此看重微臣,微臣定然守住大散关,不叫骁骑卫一人一骑出关中。”李世民微笑,总算没有笨到家。

“刘弘基,你辅佐薛校尉镇守大散关。”李建成道。刘弘基会意,薛举是新附之人不怎么可靠,又太想建功立业,只怕会大意失去了大散关,他必须留下来看着薛举,道:“是,薛校尉兵法娴熟,天下无敌,微臣定然会为薛校尉好好处理粮草等杂务。”

薛举微笑着道:“客气,客气。”作为大随的校尉,再怎么地处偏僻,也是懂得官场的花花轿子人抬人的,他一点都没有把刘弘基的言语当真。

“朕重新回到了关中,就没想离开。”李建成看着关中的天空,又转头薛举,“朕安排好了这些关中难民,立刻带领精兵前来大散关,与胡雪亭杨轩感决战!”

薛举用力点头,在大随做个边境校尉真是没有前途,什么门阀什么大佬都靠不上,若不是这个乱世,他哪里来的纵横天下的机会?“微臣定然会大破骁骑卫,拿下胡雪亭杨轩感的人头!”

李建成大笑,李师明死了,他的二弟李师明死了,他那个一直悄悄积累实力、想要替父报仇而杀了他、以为他完全不知道的二弟李师明死了,他不再需要在弑父之后再杀了亲兄弟,他的心中分不清是松了口气,还是感到伤心。

“师明。”李建成看着远处,低声说道。远处,无数的关中百姓迤逦进入大散关。

他轻轻的伸手按住胸口,感受着心跳,以及贴身收藏的小油纸包,对着天空大声的喊:“师明!”

附近众人见了,微微感伤,李家与李建成感情最好的李师明死了,怪不得他这么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