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页(1 / 2)

声音由内力传送到了远方,数里之内都是胡雪亭疯狂的笑声。数千突厥士卒们根本听不懂胡雪亭在说什么,却从笑声中体会到了寒意,浑身发抖的匍匐着。

附近的陇西百姓开拓营地中,人人脸色惨白,胡雪亭就在营地外,营地的栅栏有无数的缝隙,足够看清外头发生了什么,却没人敢去张望一眼。

众人坐在地上,将脑袋埋在了双手之中,或闭着眼睛,什么也不看。

李建成仁义无双,他们曾经信的,非常的坚信。免费给百万流民吃喝拉撒,无条件的接纳关中难民,哪一件不仁义?

只是,这无条件无理由的仁义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让众人疑惑。流民缺什么就给什么,像个老爷一样伺候着,就是真的对流民仁义吗?为了李建成的仁义,陇西百姓就要把所有吃的穿的拿出来照顾他人吗?大家都仁义了,为什么就越来越穷了呢,以前还有饭吃,时不时可以在饭桌上添加一点肉,为什么仁义之后,只能吃野菜了呢?

对李建成信任和崇拜无比的百姓们在艰苦的环境当中磨灭了仁义,剩下的唯有愤怒和后悔。若是没有李建成,会不会有另一个美好的生活呢?

但没有人会说出口。

仁义无双的李建成,仁义无双的大周朝,仁义无双的难民点,仁义无双的集体挖野菜,仁义无双的吊死在难民点门口的怀疑仁义无双的难民,让所有人学会了口是心非。

所以在向西突厥草原逃亡的路上,才会有这么多陇西百姓不小心迷路,不小心被俘,不小心失踪。

跟随李建成到了西突厥草原边缘的七八十万大周百姓只是倒霉的没有找到机会迷路、失踪、被俘。

“若是要跟着李建成吃草,我宁可跟着杨広回去。”越来越多的人这么想着,对大随皇帝杨広的反感和憎恨越来越少。甚至有人想着若是被西突厥的蛮夷俘虏了,终究是有饭吃了。

在艰苦面前,人心的溃败就是这么的容易。

但李建成终于“死”在了胡雪亭的手中,七八十万大周百姓又是轻松,又是伤感,美丽或者绝望的肥皂泡终于破碎了,生活再怎么变,都会比现在好。只是,曾经的偶像和英雄倒在了眼前,倒在了他们不肯救援的手中,却又有沉重的负罪感,沉重到不敢看外头一眼。

某个少年听着营地外胡雪亭的狂笑,忍不住想去看看,胡雪亭的名头听得太久了,第一次遇到真人,不知道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天天要吃人。

“不要去!”某个人用力的扯住了他。

“圣上说,所有人待在营地中不准动。”那人低声道。

其余人看着那人,缓缓的点头,如释重负,不是他们对李建成忘恩负义,而是他们被“圣上”逼迫,谁敢违抗圣上的命令,立刻就会被屠戮整个开拓点。

“为了大家,为了大局,我们必须忍。”有人说道,语气中没了愧疚,多了一丝镇定以及自豪。他们不是忘恩负义,而是为了更多的人活下去,被迫做出的牺牲,这是无奈的,伟大的,勇敢的。

十几里外的陇西士卒军营还在厮杀,挤在营地门口的陇西士卒和民夫终于拼死挤入了营地,合拢了营地的大门。营地外突厥人疾驰而过,箭矢乱飞,然后被营地内的箭矢怒怼回去,双方不时有人中箭。

营地的大门外躺着无数的尸体,大多数尸体上插着数根箭矢,而营地的大门附近,却有不少断手断脚,更有不少尸体身上没有刀剑箭矢的痕迹,唯有无数的脚印。

李神通带着千余人在营地外背靠着营地的栅栏拼死抵抗突厥人的进攻,他满目流泪的看着远处的李孝恭和刘文静的尸体,李家这是彻底完了。

“守住!”李神通厉声的叫着,“我大周男儿不能死在突厥狗的手中!”

“呜!”号角声中,突厥骑兵终于回转,远处,一个突厥人慢慢的靠近营地,在一箭之地外站定。

“背信弃义的突厥狗!”李神通厉声咒骂。

“我们不是突厥狗。”那突厥人用带着严重突厥口音的怪异洛阳话说道。

“难道还是突厥猪?”李神通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