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页(1 / 2)

“朕很不喜欢你们。”胡雪亭的第一句话就让人心头紧张。

“朕很想杀光你们。”胡雪亭的第二句话却让人惊疑不定。“很想”的背后,通常是“不能”。这是说,他们不会死了,至少不是全部被杀?

“但是你们运气不错,朕现在急需中原百姓。”胡雪亭长叹。

上万人爆发出整齐的舒气声,然后有人大声的喊着:“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余人急忙跟上,上万人跪在地上大声的三呼万岁,胡雪亭总不至于被人喊了万岁还要赖账翻脸吧?

“朕给你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胡雪亭道。

“去西突厥的草原,这是你们唯一活下去的机会。”

……

看着上万百姓欢天喜地的回到了开拓点,麦铁杖凑到了胡雪亭身边,低声问道:“圣上真的要开拓草原?这草原太广大了,只怕控制不易。”中原只要没有陷入内乱,草原游牧民族从来不被放在眼中,几乎是想怎么虐就怎么虐,但真正的掌控草原的中原王朝却几乎没有。草原浩大,人烟稀少,游牧民族四处游荡,县令想要找人征税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人。

“这掌控草原的成本太高。”麦铁杖道。打下了草原,朝廷若是只派官员管理,成本倒是微薄,可是游牧民族人多势众,哪怕是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部落也比只有七八个衙役的县衙在人数上多了几十倍,那个县令敢指手画脚,分分钟就被游牧民族做了,有官无兵,哪里会有“管理”。

若是又派官吏,又驻扎大军,这成本立马就飞到了不敢想的地步。强行要求游牧民族缴纳税赋粮草?以货易货的游牧民族好多人出生到死亡都没有见过银子,而缴纳粮草又回到了老问题,怎么找到在草原上晃悠的游牧民族呢?

无法靠赋税解决当地的粮草供应,只能靠高价收购和中原运输两种方式相结合解决了。在不需要银子的视金钱如粪土的游牧民族面前,当地驻军的粮草的九成都要从中原运输。

想想从江南运输粮食到长安都吃不消,只能迁都的时代运输力,在西突厥的草原驻军很容易就拖垮了朝廷的经济。

“朕要在草原开拓良田。”胡雪亭坚定地道,能种草的地方未必能够种麦子种蔬菜,但是,可以发展畜牧业啊。

“朕要这草原上处处都是朕的农庄!”什么养猪场,养兔子场,养牛场,麦田,各种蔬菜田,胡雪亭一个都不放过。

“朕要人工种草,朕要再次大规模的养兔子,朕要有我大越的地方,就有兔子!”胡雪亭太喜欢兔子了,没有天敌就能嗖嗖嗖的繁殖出一百亿只?那就让我大越百姓用兔子在草原立足。

“五十年!朕的目标是五十年之后,草原上到处都是庄稼!”胡雪亭望着辽阔的草原,地广人稀有地广人稀的好处,只要搞定了机械耕地,这产量就会疯一般的往上涨。

麦铁杖看着胡雪亭,总觉得这家伙不太正常,纯属异想天开。

“朕若是回去了,这西突厥的草原再也不复我大越所有。”胡雪亭指着远处的突厥士卒们。麦铁杖缓缓的点头。

别看这些西突厥的士卒在“兔魔可汗”的诡异威名之下浑身发抖,一旦胡雪亭离开西突厥,用不了三个月,这些对胡雪亭忠心耿耿的西突厥士卒就会对另一个西突厥英雄忠心耿耿。

突厥人的忠心度就是这么的现实。

“朕不可能留在这里,朕也不可能派驻大军在这里,朕只有同化他们。”胡雪亭道。

“朕要这些突厥人全部改说洛阳话,朕要这些突厥人全部放弃游牧,改为农耕。”胡雪亭冷笑着,游牧民族的可怕只在于“游牧”,若是成了农耕民族了,缺少石头缺少树木的草原上随便派一支军队就能抄了这些突厥人的老巢。

麦铁杖用力的点头,心里不以为然。这种设想纯粹是胡来,缺乏可执行性。若是草原适合农耕,游牧民族早就农耕了。

胡雪亭微笑,不告诉你21世纪新疆建设兵团的伟大,新疆遍地都是小麦大麦豆类薯类。

“朕留下这七八十万陇西百姓,这些百姓不用朕强迫,就会用尽一切办法种植庄稼,这草原辽阔,建立城池没有边界限制,出现一个七八十万人口的农耕大城市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麦铁杖点头,中原的城池的大小大多收到地形的影响和限制,这草原之中出现一个超级大城市毫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