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骁骑卫就是大越的核心支柱,只怕有人不服,但若是说没有骁骑卫,这大越只怕不会这么顺畅,胡雪亭都不敢否认。
听胡雪亭的命令,为胡雪亭血战边疆,骁骑卫的将士当然对胡雪亭无比的服气,军队就是靠血和剑打出来的地位,谁能不服胡雪亭?
但这对胡雪亭忠心耿耿的骁骑卫,就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忠心耿耿了?
骁骑卫对胡雪亭服气是服气,胡雪亭当皇帝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骁骑卫是什么系统?大随朝部落联盟,杨恕就是并州的老大,骁骑卫就是他一手打造的私军啊!什么叫私军?就是不管皇帝是谁,只听家主的忠心手下!
骁骑卫从世俗人情而言,此刻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杨轩感。
在骁骑卫和世人的眼中,胡雪亭就是从司徒府出来,穿着骁骑卫服装的骁骑卫将领,哪有骁骑卫的少主杨轩感反而跪下向手下称臣的道理!
这忠孝节义,哪一条能够允许骁骑卫的将领抛弃少主杨轩感,投靠了同僚胡雪亭的?一旦杨轩感和胡雪亭争夺天下,骁骑卫最好的选择也就是中立而已,谁敢公然投靠胡雪亭与杨轩感为敌,那就是背主!那就是三姓家奴!人人都要戳他的脊梁骨!不忠不义之人在这个时代不容于世。
骁骑卫众将的脸皮没有胡雪亭厚,廉耻还在头顶上压着,绝对受不了天下千夫所指。
大厅中的众人汗流浃背,原来胡雪亭若是要吞并大楚,要让杨轩感跪下三呼万岁,骁骑卫只怕立刻就会闹出什么事情。
“这是最坏的结果,还有最好的结果。”李浑淡淡的道。
“比如,杨轩感主动放弃一切,做个闲散王侯,这倒也符合杨轩感的个性。”李浑道,杨轩感缺乏野心,才华不够,也没有容人之量,受不得指责,对张须陀犹自要记仇,这样的人怎么有能力做皇帝?杨轩感自己知道这个缺陷,司徒府的核心精英也知道他的这个缺陷,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杨轩感适合做皇帝。只要杨轩感自己提出“灭国”,胡雪亭又很给面子的封他做个“楚王”,骁骑卫众将未必不能接受。
大厅中众人沉默,又是宇文化及跳了出来,道:“这不可能。”
宇文阀虽然没落了,连选个新阀主,或者自称门阀的心思都没了,只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但曾经以门阀阀主为目标的宇文化及还是有些斤两的。
“骁骑卫自从杨恕死后发展到了今日,早已不是简单地一支军队了。”宇文化及道。
旧日的骁骑卫衣甲分明,核心明确,赏罚分明,未来前途可期,只要尽心尽力的跟着司徒府干,有司徒府的保举,日后选文就是一道总管,选武就是一卫大将,自然是人人跟着司徒府玩命的干。
司徒府破败后的骁骑卫没了核心,没了未来,只有报仇的怒火,渐渐的就更像一个复仇者联盟,大家为了一致的目标而努力,而不是忠于某个人的集团。骁骑卫的将领们之间更像是患难的老乡,这忠心度其实是忠于要为大家报仇的组织,而不是胡雪亭或者杨轩感个人。
胡雪亭能够用旧日在司徒府的地位,用往日的交情,用双手的血腥镇住这些人,难道还能保证小雪岚或者后代子孙依然能够压住骄兵悍将的骁骑卫?
骁骑卫内部论资排辈,什么时候轮到胡雪亭当老大?杨轩感,张须驼,李子雄,谁不是更有资格做骁骑卫的老大?胡雪亭在骁骑卫的内部只是小字辈而已,超过她的不知凡几。众人看着杨恕的面子让胡雪亭做了皇帝,难道还能再看胡雪亭的面子让她的子孙后代做皇帝?
朱元璋出身明教,以明教得天下,国号不得不用明。胡雪亭出身骁骑卫,以骁骑卫为臂助,没有用“骁”作为国号已经是很走运了,还想奢求骁骑卫将领永远的忠心?
能够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喊着“我最后悔的就是创立了某某”的人最后高呼996和669;喊着以人为本的人最后要求“三十五岁不努力就离开公司”;喊着“大家都是兄弟”的人最后命令把跟不上前进步伐的人都踢出队伍。
当老大的胡雪亭会变;当手下的骁骑卫众多将领也会变。谁敢确定天下一统,格物流行,胡雪亭身上的神棍面纱被一一揭开之后,大越国内,骁骑卫中,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内讧?
“大越看似稳定,其实危如累卵,未必就比大随好多少。”宇文化及看得很清楚,大随是个军事力量的部落联盟,大越其实也是,杨轩感部,张须驼部,李浑部,李子雄部,不算骁骑卫其余名将,不算投靠胡雪亭的董纯,大越已经有了四个部落加盟了。
“自古军功鼎盛,开疆拓土之朝,多半二世而泽。”宇文化及数手指,秦朝是一个,大随是一个,南北朝期间多得数不清。这大越唯一的优势就是胡雪亭年纪轻轻,可以试试看熬死了一群军事大佬,慢慢的收编众人手中的势力,完成真正的一统。
大厅中众人缓缓摇头,这太赌人品了,杨轩感张须驼等人起码还能再活个二三十年,胡雪亭有耐心等二三十年?杨坚也是带着耗死其余大佬的目的,结果呢?自己先耗死了,儿子杨広又没耐心,大随立马完蛋。胡雪亭从大随朝杀出一片天地,断断不会重蹈覆辙。
“老夫也是这么想。”李浑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