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2 / 2)

晚上语文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以端午种树写一篇作文。

对班里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本来还留有美好回忆的踏青之旅,直接被拉入小黑屋。

第33章   情非得已  她动心了

自端午后, 各班的班主任开始操劳文理分班的事情。

这届高一共三十个班级,理科班二十个,文科班十个。

一班至三班是文科实验班, 四班到十班是理科实验班。

文理分班时,秉持学生互换的原则,即原本理科实验班选文的学生,将被随机分配至三个文科实验班。

按以往的经验来说, 理科班选文科的同学很少, 几乎屈指可数, 文科班也同理。

那天晚自习,班主任把九班所有同学一一叫去办公室,探探他们的口风,并叮嘱学生们不能擅自做主, 事关未来发展,必须和家长商量好, 再做决定。

理所当然, 最近九班讨论的话题均围绕在文理分科上。

谁学文,谁学理, 学文的同学会被分哪个班, 说来说去, 终于不用同时学九门课了。

小木块加小木块的物理问题难倒一群学生,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历史问题也撂倒不少人。

同学们之间不知不觉达成一种默契。

选理科的人,开始光明正大地在文科课上写理科题, 他们拒绝长篇大论地背诵,再也不用纠结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是温带海洋气候。

而选文的同学,除了杨老师的物理课要做表面功夫外,化生课基本不听, 去他的氢氦锂铍硼和牛顿三大定律,总结背诵笔记才是要紧之事。

六月中旬,杨老师下发文理分班的意向表,表头是高一文理分科通知表。

第一栏姓名,后面跟着性别、班级、文理意向,最后一栏是家长签字。

简宁和简妈简爸商量过,他们都支持她选理。

如果要问简宁是否想过学文,答案是肯定的,当有两条路摆在面前,没有人不会幻想另一条路的风景。

然而,每个人也都有处置自己的机会,简宁虽然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但她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繁琐背诵的煎熬她忍不了,一边背一边忘的痛苦她受不了。既然如此,她便不如选择数字与符号。

关于文理分科这件事,方岛那边就不太顺利。

他听说刘凡选文后,就打定主意也选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