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打听,越发凉透了她的心底。
两家议亲都还没有过明路,却不想对方已将此事传扬得沸沸扬扬。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说出沈茹的名字,可京里说叫得上名字的人家,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可恼的是,事情传出之后,大家都给她道喜,仿佛自家茹儿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哪怕沈夫人已经知道了那男家的不堪,于自家茹儿着实不是良配,但说出来却没人信她。
“娘放心,女儿自有分寸。”
经沈夫人的提醒,沈茹已经能打起精神,她微微俯下身,不慌不忙端庄的给快步而来的二婶娘屈膝施了一礼后,便带了婢女秋梨向姐妹们的所在翩然而去。
“看看我家茹儿!要不是有如此相貌气度,如何能配得上戚侯府的绰公子?”
“二弟妹请慎言,这还是八字没撇的事呢,传扬出去,别人会怎样说咱们沈家?”
沈家二房的二夫人本想拍拍马屁,没料到却在沈夫人这里吃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当即撅着一张嘴离开,心里闷闷不乐。
“嘁,得了便宜还卖乖,好像嫁了绰公子多委屈她女儿似的!”
大人们尚有如此想法,一向将绰公子奉为香闺梦里人的沈家姐妹们,见了沈如就更加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哼,若是想嫁那绰公子的,自己想办法嫁去,还省了小姐一大心病呢,她们何苦挖苦小姐!”
沈茹与沈家的姐妹本就聚少离多,没什么交情,现在又因与吴绰的亲事拉了不少仇恨,一顿团圆宴吃得无滋无味的。
沈茹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听了娘的话早早告退,只是秋梨在一旁有些替她愤愤不平。
“这样的话还是少说吧。”
沈茹悠悠叹了一口气,只是制止秋梨倒也没有呵斥她。
内心已经开始想念江陵府的好朋友李翠,还有大堂姐赵芸娘。
若是她们俩在这里,肯定不会让自己受欺负。
如果要退掉这门亲事的人是她们,又会怎样做呢?
……
被惦记着的李翠和赵芸娘肯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此刻江陵府的李家人正欢天喜地的过年。
比起去年李延平出征在外,江婉过得忧心忡忡,今年李家搬入新宅后,过的第一个年空前热闹。
李延宗上了一趟京城,虽然没能将李延平带回来,但至少得到的是平安无恙的消息,且又有了举家入京之后的展望,团圆可期,红红火火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吃过团圆饭,大家齐齐坐在暖房,谈天说地,谁也不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