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景一言不发,生生受了国公爷的骂,连一声鼻息都未泄露出来。
而旁的人见老国公爷这般动怒,也不敢出言相劝,只得噤声站立着。
等到国公爷骂得累了,周伯景才堪堪开了口:“爹,您也知道我周家祖上是何等荣耀。”
“如今那些说得上话的武将们,往上数几代,又有几个不是从咱们周家这分了几杯羹才发家的。”
“可现如今,文武百官面上不显,可背地里有谁未曾嘲过我周家不过是空有个定国公的名号。”
“要不是儿子如今在皇上面前还能有几分脸,我周家这定国公的名号,想必也保不了几代了吧。”
“现下也是儿子在朝中说得上几句话,这才让那些小人闭了嘴。”
“娴儿背靠着儿子苦苦撑起来的周家,被皇家看中那是娴儿的福气,也是我周家的福气,太子殿下为人和善,这太子妃的位置对娴儿来讲未必不是个好的归宿,我周家也能得以重归辉煌。”
“况且皇后娘娘今日当着众命妇的面说下此话,就是让我们无法推拒,如今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爹。”
定国公被大儿子这一番丝毫不悔改的话气得一个踉跄,跌坐在红木椅上。
这个屋子被静谧笼罩着,那压抑的气氛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须臾之后,老公爷才对着另一个儿子问道。
“老三,娴儿到底是你的女儿,你怎么看?”
要说这周家的三老爷周叔景,那也是个没少被背后议论的主。
周老夫人生大儿子周伯景的时候生产不顺伤了身子,大夫说往后子嗣不易。
武将人家向来是比较重子嗣的,马上戎马半生,这明天的日子谁也说不准,就怕落了传承。
周老夫人做主替周老太爷纳了妾,这才有了周家的二老爷周仲景。
然而几年后,周老夫人竟意外怀了孕,夫妻二人均大喜,将这个儿子视作天赐,再加上周叔景模样生得好,也就溺爱了些,将他纵成了个浑性子。
周叔景年少之时,在一众官家小姐心目中,可谓良人首选,不少闺中密友甚至为他平生嫌隙,明里暗里争着想要嫁入周家做个三夫人。
最后还是周娴的娘,前南镇抚司家的小姐梁怀秋,先是使计不惜自毁清白传出两人闲话,随后又让父亲挟旧部之恩求报才得以嫁入周家。
生性不羁的周叔景被世俗逼迫成了亲,此后也时常留恋烟花巷柳之地以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