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父皇、母后,”傅叡煌的头深深埋向地面,似是愧见圣颜,“儿臣从未有过此等不孝之心,更遑论做出此等忤逆之事。”

“然此事确出自儿臣后院,实乃儿臣管教不严。儿臣自知已酿成大错,愧对父皇母后,但还是恳请父皇母后饶青青死罪,此事全是儿臣的错。”

听到傅叡煌替她求情,赵青青紧绷着的身子终于放松了些,两行清泪瞬间夺眶而出,笑着自言自语:“幸好、幸好,幸好殿下还是会救青青。”

抢在他在此开口之前,赵青青重重地磕了个头:“圣上、娘娘……此事皆由我一人所为,后院出了这等心怀不轨之人,殿下亦是被蒙在鼓里,又有何罪之有?”

“是我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是我妄想皇后之位,同殿下没有任何关系。”

虽是从头至尾都不曾怀疑过太子有篡位之心,但要说此事仅仅是因赵青青的贪念而起,周娴还是不太信的。

在她看来,赵青青是个聪明至极的女子,一步步谋划至今,却败在了一小块布料上,确是得不偿失。

况且,她真的得了吗?不过是一块布料,即便她为自己私置凤袍,那也不能让她登上后位。

除了会让人捏住把柄,周娴实在想不出这样做还有别的什么结果。

然而无论周娴信不信这番说辞,重要的是圣上怎么看,天下人怎么看。

皇后听闻赵青青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脸色终于不再如先前那般铁青,只面色严厉地用眼神示意太子不要再为了这个女子求情触怒圣上了。

众人皆是缄默不言,等着圣上的宣判,但圣上的目光却不住地在那跪着的二人身上逡巡,倏地扔出了一句话:“太子同朕,果然是最像的。”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周娴和傅叡炀都揣摩不出是何意味,甚至连是喜是怒都不知。

只有坐在他身侧的皇后,如同被这话砸中了头,瞬间攥紧了拳头,连指甲嵌进了掌心也恍若不知。

“赵氏身为太子选侍却不知恪守本分,生出不臣之心,实乃大逆不道,”一手抵在唇间强忍身体的不适,他开始了对二人的判决,“然谅其并未铸成大错,死罪可免,从今往后禁足东宫,终生不得自由。”

“太子身为东宫之主,却对此时一无所知,实为失察,即日起禁足东宫三个月,自思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