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2)

即便她已经是大盛朝尊贵的皇后,即便她是新帝后宫里唯一的人。

自从住进了皇宫之后,傅叡炀和周娴二人都肉眼可见地忙了起来。

虽然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如愿登上了皇位,但朝中依旧有一些人持有反对的声音,理由无非就是翻来覆去的那么几点——傅叡炀不学无术,如何能当得起一国之主的大任。

作为皇后的母族,位及内阁学士的周伯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傅叡炀的夫子,和别的几位大臣一起,整日里教授他治国之道用人之计。

而周娴这边,不同于往日在四皇子府上时那般只用管理好一个宅子的松快,这宫中上上下下都得由她来一一打点。

皇后娘娘,不,如今该称作太后,身份尊贵又是圣上的嫡母,自然是可以继续留在永宁宫的。但别的太妃免不了就要迁宫。

而这迁宫一事声势浩大,旁的先不论,有子嗣和没有子嗣的自然是不同的安排,这出身名门的和家室不足的又该分门别类,还要顾及一些太妃们的忌讳,譬如德太妃的居所不能太潮湿、贤太嫔吹不得大风……

虽然有内务府的人帮衬着安排,但周娴作为后宫之主,断然没有放手让下头的人看着办的道理,自然是要事事都过目的。

还有如今暂住永宁宫在太后跟前侍疾的姜如清,也让周娴左右为难。

按理说二皇子重伤储君乃大罪,姜如清作为嫡妻自然是难逃干系的。

可这姜如清乃是太后最宠爱的侄女,是从小在跟前长大的孩子,平日里进趟宫跟回家一样的。

该拿什么样的礼制来对待她,真是让周娴愁得掉了一地青丝。

太后的身子如今还不见得好,虽说在傅叡炀登上皇位后不再那么癫狂了,又偏偏染上了嗜睡的毛病,整个永宁宫的宫人们素日里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扰了娘娘静养,周娴身边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即便从前许嬷嬷还在周家的时候教了周娴不少本事,如今真让她这个只在纸上谈过兵的小姑娘上手走上一遭,只是手忙脚乱却没耽误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随着太妃们一个个迁宫,偌大的后宫如今到显得有些凄凉。

大盛的皇室历来不推崇骄奢淫逸的习性,那些没人居住的宫殿便也不再掌灯,一时间倒称得端华宫如同沧海里的明珠,在一片漆黑的夜里熠熠生辉。

但让傅叡炀觉得耀眼的,不是端华宫的烛火,而是在端华宫等他归家的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