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是检查他的功课,有时只是来坐坐。
傅希安在学院里听旁的小伙伴说过,他们的父亲下值之后偶尔会带着他们去山间打猎,或是考校他们的骑射。
但父皇从不会和他这么亲近,他们之间并不像父子。
在父皇的脸上,他看到的不是父慈子孝。只有懊恼和悔恨。
但他也并不奇怪,因为父皇和母后之间也不像夫妻。甚至和自己一样,傅希安只有在宫宴上才见过父皇和母后的身影并立。
那仿佛隔着千山万水的鸿沟,是他们二人相敬如宾最真实的佐证。
他、父皇、母后,三人之间有一种怪异的和谐。
傅希安十五岁的那年,提出想去游学。
因为他是独子的缘故,大盛朝的官员们好像对他过分小心翼翼了,生怕他出什么闪失。
是以反对的声音占了绝大多数。
不过好在他的父皇明白他的用意,同意了他的提议。
临行之前,母后让人给他备上了不少银两和药材,还有两个据说功夫一流的护卫,让他们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当然,母后依旧没有来送行。
傅希安回大都的时候,是他十八岁的生辰。
这三年的时间,他走遍了大盛的每个城镇。
他见过百姓们高呼圣上英明;也见过有人说谁是皇帝都没关系,只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好好的就行。
他见过人们对当地官员赞不绝口;也见过有人暗地里中饱私囊被他一封折子送回大都断了前程。
他见过酒楼里卖唱的歌女,也见过借着月光苦读的书生;见过仗着家世欺压平民的纨绔,也见过和离之后靠着女子商会做起营生的妇女;见过为了生计打家劫舍的山匪,也见过哭着说想要吃一串糖葫芦的孩童。
若说他是从宫人、从百官、从世家子弟口中听说有关帝王有关他父皇的事情,现在的他好像才更了解怎么去做一个皇帝。
也更了解,原来做皇帝不止是一个人的事。
和傅希安一起回大都的,还有一个女子,一个从赭狄来的女子。
听他说,这个女子是赭狄的公主,是赭狄王的第一个女儿。
当初他们的相遇是一个意外。傅希安准备回大都之前,想看看在父皇手里被收服的赭狄,便带着人往边境之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