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时年岁小,半点没放在心上,探手就将那话本子拿了过来,随意翻看。
“咦?为何没有名字?”三琯看着那空空荡荡的封面,好奇道。
“傻瓜。”李承衍轻拍她脑门,“好歹是禁书,我光明正大地拿着看吗?不怕我父皇恼我么?”
“不过,既然你问起,这么一直空着,反倒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他勾了勾唇角,提笔蘸墨,在那靛蓝的封面上落笔,“倒不如另取个更贴切点的书名。”
“江、湖、三、句、半?”三琯缓缓读,“这是何意?”
“三句江湖。”李承衍温柔地看着她笑,“第一句,庙堂高耸,江湖缈远。卢燕睿太子痛失江山,处江湖之远,必会穷一生遗憾君王之位。”
好,阿衍虽不是储君,却深知江山之重,肩负重任。
三琯赞许:“第二句?”
“第二句,长空万里被西风,乱云急雨立江湖。江湖动荡,卢燕覆灭之快,仿佛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亦有江山披乱小人窃国之忧,当以此警醒自己。”
好,阿衍小小年纪,懂得心系天下,有雄心壮志。
三琯笑着点头:“那第三句呢?”
“江湖夜雨青灯,离梦萧萧故人。”他笑得潇洒,身姿飘逸,“求江山勿忘身边故人,否则落得孤家寡人之下场,坐江山又有何快乐可言?”
少年意气,总是这样理想主义。
江山要,故人他也要,情与义总以为自己能够两全。
眼中尽是岁月静好,最大的苦恼,不过是怀中藏了一本禁书,如何不被万岁或师父发觉。
承乾殿中香风袅袅,三琯眼皮渐沉,呢喃道:“十一,还有半句呢?”
三句江湖,还差半句。
他却捡起裘衾,轻轻盖在她身上,指尖温柔,脸上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
“等以后…再告诉你。”
小三琯将那本《江湖三句半》带回了冲虚观,整日沉浸在卢燕睿太子的壮志豪情中,泪眼朦胧,连晚饭都忘记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