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虽然是黑夜里,看不出脸红,但史红霞明显全身发烫了起来。

聂小满:“咱们来这里是来参加劳动改造的,总有一天会离开。”

“嗯三年。我已经呆了一年半了。”

“假如一个人能活到80岁,那么我们现在还处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参加劳动改造的三年,只不过是我们漫漫人生中的,一次特别经历,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劳动,也学会了去耕耘。这些知识和技能必将在日后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如果在这三年里,你落地生根结婚生子,那么你人生的轨迹就会彻底改变了。”

“会变得不好吗?”

“人生很短冷暖自知。我是不适合结婚生子的人,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在三年以后,我必须离开,所以我不会跟任何人恋爱,因为我的眼里容不下任何人。”我眼里只有祖国。

“红霞,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对没有错更不分高低贵贱。如果你做出了选择,我也会祝福你。”

“聂小满,我听懂了。”

深夜里,两个女孩的心思就这么真诚的坦露出来了。一旁没睡的孙老师也没打搅他们的对话,静静的睁着眼睛想起了心事。很多年前,她也面对过同样的情景,那个时候要是有一个聂小满跟她说这些话,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使用聂小满的除害方法以后,农作物虫害果然越来越轻,由四队开始,逐渐拆下了大棚,翠绿的叶子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虫害是一点一点侵蚀的,队员们一天看着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同,等虫害消灭完毕,再重新看一眼欣欣向荣的青菜,就会突然意识到,原来这才是真正健康的菜原本的样子。

塑料大棚从四队拆到三队,又从三队拆到了二队,眼看着虫害伤得最深的一队也在逐步好了起来。

红花农场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劳动热潮,劳动队之间没像以前那样互不关心了,反而大家都会趁工作的间隙去别的队帮忙,有人也会来一队帮他们,那片烧的寸草不生的田地,也重新埋满了希望的种子。

史红霞开心的说,“孙老师一直想找个男人来,一队有了聂小满,别说一个男人了,十个男人的劳动力都来了。”

而且,因为孙老师开辟新的农田成功了,大家也不满足于自己的责任田,纷纷在其他地方研究起了再开采小块农田的可能性。毕竟,种地太无聊了,要是有些新鲜事做,才会更有意思嘛。

这其中不少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聂小满,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像聂小满请教,然后聂小满就会给出一个答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农场文化最高的就是聂小满了。

这个现象引发了农场学霸高山青的不满,他向聂小满发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