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爷一脸的疑惑,“老李有个女儿吗,不太记得啦,找不着就算了,你们自己得好好过日子才成啊,这两年年成好,每年都能存下不少粮食,日子好过的很。”
胤禛就接过话来,“是呀,我们住的还在南边,麦子割的早,都收拾好啦,地里这几个都是您的儿孙吧。”
就看这大爷立马笑的一脸自得,“是啊,我总共五个儿子呐,我们村的地主家找了那些个妾都没生个儿子,挣那老些银子有啥用,连个传下去的儿子都没有。”
胤禛就笑,“是呢,我家里我爹十几个儿子呢,我排老四。”
就看周大爷立马换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哦呦,那可真是了不得,怎么养的呢,这老些儿子可得费好多粮食呢,那你家肯定是地多了。”
胤禛就笑,“可不是,我家地多,养得起,您老养的了这么些儿子也不容易,这样吧,我帮您干点活吧,反正人也找不到了,这会也回不去,不差这点时间。”
然后就看后面苏培盛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我的爷啊,就是皇上都没叫你真的下地去干活哎,咱们在这聊聊天不好么。
反正不管好不好的,他都下了地了,刚上手确实有些生疏,可是要不就说人家聪明呢,聪明人干活都学的快,一会就自己调整过来,干的像模像样了。
还别说,他还真不是做样子,正正经经的在人家地里干了一天活。
还跟人家老儿子也聊上天了,“哎,你们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
大爷家的老儿子还只有八岁,正是贪玩贪吃的时候,这么一问就跟那竹筒倒豆子似的说到,“那多了去了,这地里麦子还青的时候,”说着又去看看他爹在不在,“偷着来摘几把,在火上烤了吃,可香了,还有那榆钱,我跟你说啊,我家门口就有一颗,每年春天都要摘下来,拌上点粗面,蒸来吃,吃起来那面都试不出来粗了。”
说着就拉着胤禛说,“今儿个,都别走了,你们来我家吃饭,别的没有,一顿粗粮还是能吃得起的,我去跟我爹说。”
都不等俩人拒绝就喊起来了,“爹,爹,今天叫这个,哎,你叫啥。”
胤禛就笑着说,“我姓黄,家里排行老四。”
那边就又吆喝上了,“叫黄老四今儿个上咱家吃饭吧,叫俺娘多做点呗。”
那头周老爹就说了,“你个小兔崽子,就知道给你爹找事干,成,就在咱家吃吧,帮着干了一天活了,是个实诚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