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静娴把粥给他端了过来,一边看他喝粥,一边听他说这一路上的凶险。

“这一路上多亏了有小虎,白莲教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消息,一路上围追堵截,有一次在洛河西岸的白水设伏,好在我跟带领的一队人,在进入陕西地界的时候就已经弃马分散成小股,做了伪装的,当时他们没有得手,又在高陵安插了人手,我们因为快到西安所以放松了警惕,差点叫他们……”说到这儿他停了一下“小虎的腿受了伤,就是为了救我,替我挡了一刀。”

胤禛喝了一碗粥,又要了一碗才接着说到,“白莲教还不算什么,这一路上的灾民才最可怕,之前在是史书中见到饿殍载道、易子而食,虽然也觉得可怕,可是却绝没有真正身处其中所得来的震撼强烈。

这一路上说实话一直没有感好好睡一觉,不是因为别的,因为不敢,害怕万一自己睡着了就被谁给拖走了……

静娴,我最近打算住到佛堂里,为那些百姓念几卷佛经,哪怕我知道这没有用。”

静娴理解他这种心理,没有打搅他念经,只每日去给他送素斋的时候,都添一滴灵泉进去,他前段时间毕竟也是亏了身子,得给他养养。

可还没等他好好养养,康熙就一道口谕又把他宣进宫了。

胤禛到乾清宫的时候,康熙正在询问关于灾民的情况。

户部侍郎阿山、内阁学士德珠从西安返回,康熙正问到,“听说受灾百姓有流亡到襄阳的,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阿山躬身回答道,“百姓没有流亡到襄阳的,听说有流亡到河南的。自赈济以后,民心安定,而且正月两次下雪,不致流散失所。”

康熙听罢用手指着阿山说到“正月虽然下雪,但只有不足一指厚,并不能改善土地,且二三月雨水不调,麦田情况不见得好转。百姓流亡到襄阳的非常多,你居然半点也不知道,可见为人庸劣,赈济灾民不能尽心,汇报情况模棱两可,梁九功,拟旨,阿山降职至户部郎中,随旗办事。”

刚好四阿哥胤禛到了,又询问胤禛陕西等地的灾情。

胤禛据实以报,且将沿途灾民的惨状一一告知康熙。

康熙又看了看几乎瘦的不成人样的四阿哥,跟依然白白嫩嫩,红光满面的阿山,心中大恨,只是刚才已经处罚了,朝令夕改毕竟不是好事,便暂且罢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

随后康熙着内阁大学士拟旨,将襄阳、郧阳等处积贮米谷十五万石,选派贤能官员,给运输费用,运到陕西省潼关,再由陕西选派得力官员接收,运往西安等地。

郧阳县地处大山,山路崎岖,郧阳县令上书陈情,且户部官员也确实发现山路难走,人要想过去都很费事,何况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