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湛崇,众皆是人俯首跪下,“臣弟遵旨。”
李景焕满意地点点头。
“至于湛崇将军嘛,现如今边境安稳,湛崇将军若是再呆下去也是屈才,朕将你调回京中,是另有事情要交给你。”
“皇上请讲。”
“朕听闻西洋有许多奇技淫巧,还有些水利军械之技法,听闻湛崇将军见多识广,对此也有了解,所以朕想着派将军去翰林院,率众人搜寻西洋典籍,编纂整理,取其可用之术。”
李景焕派湛崇做的这件事,非但无权无钱,还吃力地很,基本算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湛崇也大致明白他为什么把自己调了回来,又为什么派自己做这件事,不过是想借机削权罢了。
不过也无妨。
湛崇点头应允:“臣谨遵圣命,定当竭尽全力。”
“好!那就有劳将军了。”说完这句,李景焕又补充道:“将军这些年为了朝廷也算是鞠躬尽瘁了,朕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将军还需多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心劳力才是啊。”
这句话说的,倒是意味深长啊!
“臣遵旨。”
李景焕一大早就召见了好几位大臣,如今又见了兄弟几人,一直斗智斗勇的也有些累了,此刻放松下来顿觉头脑有些昏沉,端起茶喝了一口,道:“你们回去吧,切记勿负朕望。”
“是,臣弟(臣)告退。”
三日之后,李景焕将科举改革之事下旨昭告天下。
会试过后,被选拔上来的人由李景焕亲自殿试,亲手提拔了一批后起之秀。
李景焕也深知改革不能操之过急,所以最初并不动旧臣,只是扩大名额,将新人加入,通过培植新势力来动摇旧势力的根本,同时,官僚系统也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于是他又借机掀起了整治贪官污吏之举,杀了一大批贪官。
另一方面,他还大力发展商业,取消沿海的禁令,允许商人出海贸易。此事起初还引起了颇多争议,双方僵持不下,李景焕令反对一派拿出具体章程,解决沿海诸地百姓的生计,结果自然是语塞。
最终,李景焕还是表态赞同取消海禁,准民出海,鼓励官商对外贸易。
在科举制度方面,除了以往的考试内容外,也新增了许多其他内容,朝中负责编撰有关科学、时政的书籍,考试则新增此类科目,力求传播科学文化,保证参选的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