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被关老板叫出名字的客人。
二,用餐后会将桌面收拾干净,把碗筷送到塑料筐里,点餐端菜收桌子自助一条龙的客人。
第一类客人比较少,但获得礼物的几率很大。而关老板看见第二种客人会笑一笑,有一定概率送出礼物。
他们顿悟了!
勤快+刷脸=礼物!
这时,刘曼梅推门而入,轻车熟路地进了收银柜后,收钱、打包好饭菜,递给夏彬:“慢用。”
忙了一会儿,她得空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盒子。
从没收到礼物的客人目光火热,聚焦在那个盒子上。
几颗乌梅小番茄。
黑乌梅与红红的小番茄放在一起煞是好看,沁着汁水。去了皮的小番茄红彤彤的,圆润饱满,找不出一丝破损,果肉表层的棉絮质地彰显着它的柔软,上面点缀着一点点翠绿,可能是薄荷。
一道看着便清凉开胃的小菜。
刘曼梅用牙签戳起一颗,放入嘴中,随后享受地弯起眼睛。
去过皮,浸泡过的冰镇小番茄咬起来毫不费劲,软得像吸满水的棉花。咬开的瞬间,迸发出极为清爽的汁水。
小番茄的酸,乌梅的烟熏风味,薄荷的凉爽,再搭配上恰到好处的甜,酸酸甜甜,让人口舌生津,暑气顿消。
再配上酸梅汤,绝对不用担心苦夏!
其他人没尝到乌梅小番茄,可看着刘曼梅吃完后柔和的神色,听着她愈发轻快的嗓音,想也不用想就能得出结论。
肯定超级好吃!
诱人的乌梅小番茄摆在眼前,觉醒的客人们燃起汹汹的热情。
做最体贴最优秀的客人,吃最酸甜最清爽的乌梅小番茄!
收拾桌椅碗筷的工作量骤减,刘曼梅刚开始还有些疑惑,等她发现前来结账的客人们眼神直往柜台下瞄,立刻就明白了。
令众人分外遗憾的是,刘曼梅并不会分发小番茄,似乎只有被关九亲自接待的客人有机会拿到盒子。
有财大气粗的顾客,直接问:“刚才那个小番茄怎么卖?”
关九正好端菜出来,说:“不好意思,这个不卖。”
“为嘛不卖呢?”顾客咽下口水,发出真诚的疑问。
这不卖的原因,要追溯到某只厨子的一日三餐。
虽然店里的菜色稀少,但关九的三餐变化多端。
御厨第一人,兼尚食局女官,哪能饿到自己,顿顿吃一样的菜呢!
关九的三餐取决于当天菜市场有什么新鲜食材和当时的心情。
客人们喝八宝粥,她可以焖个八宝饭;客人们吃京酱肉丝,她买点鸡肉,炒酱爆鸡丁;客人们喝酸梅汤,她买点小番茄,腌个乌梅小番茄……
成为李德元关门弟子的第二天,关九就从师傅身上学会了如何利用职位便利,偷偷给自己和亲近交好之人开小灶。
只不过他们的客人是全天下最金贵的客人。
但这不影响他们开小灶。
御厨们开的小灶可不比供给皇帝的菜差,毕竟是给自己吃的,哪能不上心呢。
用料可能不是顶顶好,可架不住御厨们用心,而且花样多!
尚食局的人要考虑很多问题才能决定一个菜能不能贡御用,能不能上宴会菜单,能上多久菜单……
延伸到开饭店也是一样的,摆过宫廷宴席的关九很有经验。
高难度的菜不能上,她厨艺还没练好,做出来砸招牌;太复杂耗时太长的菜不能上,店里就她一个人,做不出来;特别讲究用料的大菜不能上,没钱买不起……
就拿这乌梅小番茄来说,想要做的好吃,要保证小番茄去完皮没有破损,完整的一颗番茄才能锁住汁水,咬下去才有爆汁的快乐。
因此,去皮这道常见工序变得精细,没点时间可弄不出一筐乌梅小番茄。
现在饭店走的是薄利多销招揽客源的路子,能上菜单的菜都是关九精挑细选出来的,要保质保量出菜快才能赚钱。
可开小灶没这么多讲究,好吃就行了!
数量少,哪怕费点功夫,做几人份菜的时间关九还是能挤出来的。
一言蔽之,小盒子里的菜是某只厨子的私房菜、专供口粮。
少之又少,精之又精。
顶着一饭店人期待的视线,关九如实道:“人手不够,做起来麻烦,偶尔有空我才做一点,所以不上菜单。”
她说的斩钉截铁,‘不上菜单’四个字击碎一片人的心。
发问的顾客头脑灵活:“那现在还有吗?老板你开个价,匀我一点吧。”
他的提议有点诱人,但关九坚守本心:“对不起,真不卖。”
开了买卖这个口子,以后再想赠送点小福利,客人们说不定心里不平衡。
在宫里吃过亏的关九不会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店里热闹,店外真·热·闹。
夏彬热的流汗,一进许家,放下东西直奔厕所洗脸。
再出来,看见许婷秀步履蹒跚地从房间挪到饭桌前,明明使不上力气,还要去解塑料袋的结。
好一个身残意志坚。
夏彬无语地拿出打包盒,摆上餐具。
“好、好吃……”许婷秀面容扭曲,痛并快乐地吃着京酱肉丝,“等等,这是什么?”
夏彬当着她的面,戳起小番茄,无情道:“你吃不了,凉的。”
“让、让我尝一个……”
“想也别想。”
作者有话要说:小九儿私藏口粮:1号八宝饭,2号乌梅小番茄,3号酱爆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