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我派去的人还跟邻居打听了一下……她家那个村子在临市,离风城不算近,村里的民风很……古板。跟邻居提到她家的时候,大多数是指责她离家出逃的,说一个女孩成年了该结婚了不肯结婚,离家出走到处乱跑,有伤风化什么的……”

时喻攥着手机的力度越来越大,铁青着脸。她突然想到拍《孤旅》的时候,她们住在南州山林之中,看到那个支教老师为山里留守女童建的女校。当时程清言说:“这不算最坏的情况,毕竟这些女孩子,她们活下来了。”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辨不清悲喜,但时喻能感受到她心底深处的压抑。现在时喻有些理解了,她说这句话时,可能是在替她自己庆幸。

看,她也幸运的活下来了,在那样的环境下。

程家所在的村庄比山林之中还是要好上太多,因为离风城这样的一线大都市近,从村里出来接受教育的人也多。他们虽然重男轻女,但到底没做出杀害或弃养女婴的事。

“后来赶上某个邻居在外面工作的儿子回来,是个打扮得体十分斯文的青年。”时赫远还在继续说:“青年一看就是受过高等教育,他跟我派去的人说:‘我们这里的民风就是这样,你们不要往心里去。你们认识程家妹子?回头替我告诉她,走了就千万别回来,这个家,这个村,没有她值得回头的地方。她不欠这里任何,这里出去的女儿们都不欠这里任何,她们都该拥有自己的人生。’”

“听那个青年说,他比程清言大七八岁,他上中学的时候,程清言才刚上小学,她爸喝多了酒就打她,她继母也动辄对她打骂、呼来喝去的使唤更是家常便饭……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咬着牙坚持,但从小就不爱说话,对谁都冷着张脸……”

听到这里,时喻深吸一口气,打断父亲的话:“爸爸,你调查过她,那知道她中学在哪里上的吗?”

时赫远沉吟一瞬,而后说:“知道。”

本来他是想去学校再看看的,但去过家里之后,就已经打消了对程清言的怀疑,学校这趟也就没来得及去。

“您告诉我吧。”

时喻想去程清言的学校看看,她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积弊已久,很多事问她她不肯说,那就只能自己查。

时喻知道程清言可能会不高兴,但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有些事既然已经积劳成疾,那就不如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她家里的事现在已经拼凑的差不多了,而作为一个人成长时期第二个重要的环境,学校这一趟看来也势必要去了。

时赫远没阻拦她:“淮县中学。你对她好像出奇的上心。”

时喻噎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道:“您以后也会对她上心的。”

这回轮到时赫远愣住,他现在不知道程清言的身份,想的自然和时喻表达的意思不同。作为商业圈大佬,时赫远认识的朋友数不胜数,哪怕是不走心的商场互演。他见多识广,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商圈里有多少大佬男女通吃他一清二楚,所以在这方面完全不是时喻想象中的一窍不通。

相反,时赫远有点儿太通了,在从康辉那了解到时喻平日来往的人之后,他和连光雅瞬间就对女儿和程清言的关系产生了怀疑……

因为有了这层怀疑,他才会着手调查程清言,他怕得是女儿像上次那样被欺骗感情。一个陆景烨已经够他和连光雅杯弓蛇影很久了,这次又来了一个,还是个女的,就怕她对时喻有什么图谋……

如今看来,时赫远越来越坚信女儿已经被程清言吃得死死的……虽然调查完之后他暂时信了程清言的人品,但多少还是会担心女儿。

父女俩各怀心事的挂了电话,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罗诚的澄清已经发了出去,把时喻告诉他的情况融合在声明中,加入了词汇修饰,描述了程清言原生家庭的不幸,指责她的父亲恶人先告状。

声明写明了这个家庭的重男轻女,父亲想要让刚刚成年的女儿去结婚来换取儿子的彩礼。

这篇澄清出来后,立刻引起更大范围的讨论。

粉丝们都要心疼哭了,纷纷在评论区亲亲抱抱得安慰她,鼓励她过去的已经都过去了,她可以向前看,她一定会拥有很光明璀璨的未来!

她们还提醒吃瓜的路人和下场引导的黑子们,不要听程贵的一面之词,不能因为他是程清言的父亲就轻易相信他的话!

当然,有粉丝们心疼,自然也有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