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2)

“我有另外一个,我报了个名,学姐送了我两个。”斐宁抬起手,给高梧展示了一下另外一个牛油果。

同样的绿油油,同样有两只小脚脚,同样有两坨腮红红,但斐宁那个笑得更开心一点。

“要是你看中了这个也行,我俩换一下。”斐宁把小牛油果的环穿到中指上,在高梧面前晃了晃。

“就这个吧。”高梧说,“谢谢。”

剩下的摊位其实也没几个了,斐宁倒是一直保有很高的兴致,还扯着高梧一起去摊位前玩了几个小游戏。

接着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流芳园麻辣烫 ,走起。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丢火车的《卡尔加里路》,这首歌有点儿讲乡愁那意思。

在家的人想出去,在外的人想回家,总有人会抱有不同的想法,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也有不同的感受。

(丢火车的歌曲都挺温柔的,最开始想用的不是这首歌,但相信另一首歌也会很快出现的。)

ps: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背影》(父亲对儿子说的)

我就吃两个,剩下的都给你。 《骆驼祥子》(爷爷对孙子说的)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围城》

第23章 满汉全席

从南体育馆走到落英园,用蚂蚁爬的速度都能在二十分钟内爬过去。

高梧和斐宁两个活生生的大伙子的腿总要比蚂蚁的腿腿要长那么点的,所以他俩走了五分钟不到就走到了落英园。

一开始他俩还走错了方向,以为麻辣烫在一楼,走进去之后逛了一圈,没见到麻辣烫的踪迹。

“明天我得来落英园一楼试试,这的自选菜式还和信芳园的不一样。”斐宁在窗口边溜达了一圈,扭过头来和高梧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天你就可以试试。”高梧说。

“不行,”斐宁斩钉截铁道,“今天是和麻辣烫相约的日子,人不能言而无信。”

高梧眉毛微不可察地动了一小下,言而无信这个词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

“哦,过了半天,原来你是和麻辣烫相约,不是和我相约。”高梧说。

“怎么能说约呢,我们纯洁的友谊不能用这么俗气的字眼,麻辣烫是俗物,怎么能和你相提并论。来来来,大哥,往这边走。”斐宁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往落英园上二楼楼梯那方向指。

“是么,”高梧拖长语气噙着笑反问,“我们什么时候培养出纯洁的友谊了?”

“哇,哥哥,我们每天朝夕相处,同床共寝,刚才,刚才,刚才我们才一起花前日下……”斐宁说着开始装哭起来,假的一批。

“注意用词,大庭广众之下可别乱说话,你可不能凭空污人清白。”高梧好久没试过这么无所事事地说着些悠闲没营养的废话了。

快乐。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是用词不当呢!你仔细琢磨一下,字字珠玑。”这个梗斐宁懂。

不就是鲁迅的《孔乙己》吗?接得住。

没几级阶梯就上到了二楼,转个弯就是门口。两人进门口后一眼就看到了麻辣烫的招牌。

顺带往旁边瞄两眼:奶茶店、麻辣烫、沙县小吃、炖菜、烧腊……

“嘶,这菜单有点丰盛,你帮我看一下,我的魂好像被旁边的小妖精勾走了。”斐宁垂下眼帘,把眼睛只留下一条缝,微仰着头,用虚浮的语气夸张说着。

“怎么?不想吃麻辣烫了?要放弃和灵魂爱人的美好相约了?”一个问句一顿,每个句子最后的上扬的声调都透露着高梧调侃的气息。

“不。”斐宁手往虚空一抓,又把手贴回自己心口,“我把心抓回来了,我的心还是属于麻辣烫的。”

别看麻辣烫窗口占了才那么点位置,窗口前也没什么人在排队,座位区小半边江山可都是麻辣烫的。

各位同学的桌面上都放着一碗热腾腾的麻辣烫,红的白的,多的少的,吃完的没吃完的。

生意兴隆。

斐宁走得比高梧快一些,走到了窗口把盆和夹子递给了高梧。

“谢谢。”高梧接过来。

“论斤称,荤素同价,小碟子的五块一碟,粉面窗口选,汤底只有一种。”斐宁像个店小二一样一连串地和高梧解释。

冰箱的左边放的是蔬菜和碟子菜,右边是肉类和其他一些素食。

斐宁拿了夹子之后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在右边从上到下,先夹了三个豆腐泡、两颗牛肉丸、两颗墨鱼丸、五六七个小脆皮肠、两片培根,又往回去夹回了一个豆腐泡。

相比之下,高梧站旁边进度慢得像是在精挑细选一样,但实际上高梧根本没在挑。

“这个超好吃,你要不要试点?”斐宁夹了两个豆腐泡,寻思了一下是放到自己盆里呢,还是放到高梧盆里呢。

“行。”高梧正打算伸手,就见到斐宁快速地把这一夹子放到了高梧盆里,“谢谢。”

斐宁又给自己加了一个豆腐泡,再夹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