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不要。我有这些就够了。”斐宁很快就拒绝了。

斐宁不太爱吃菜,但他碗里的那几根小青菜都是挑的最嫩最青翠的几瓣。

吃到一半,高梧的耳朵渐渐浮上了一层薄红,还有渐渐蔓延的趋势,就像斐宁碗里的墨鱼丸一样。

斐宁吃东西很快,看样子完全没被辣到。

高梧又吃了两筷子粉丝之后,放下筷子,也开始喝起斐宁给的酸奶。

斐宁低头忍笑吃着。

“你是故意的?”高梧微张着嘴问。

“菜可都是你选的,怎么能赖我。”斐宁确实没怂恿高梧点辣,他只是知道吃麻辣烫的时候吃菜和粉面是最能感受到辣味这个道理而没有说出来罢了。

高梧这个反应也没让斐宁失望。对方真的太好玩了,斐宁心想。

作者有话说:

所以他俩什么时候才能培养一点不纯洁的感情呢?[挠头.gif]

[毒舌秘籍]一千零八式-第二式:善用典故。有文化的人打嘴炮都得带点典故,晓得伐?

西游乐队的《满汉全席》,冷门到你得打西游乐队才能在网易云轻松地找到这首歌。

(话说最近,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每天码到十一点,失眠到十二点,六点半起来继续码字,赶到八点前最后一刻才码完。)

ps:

“你怎么能凭空污人清白……”;“读书人的事” 《孔乙己》

第24章 声声慢

九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冷气团势力增强,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南撤。

这段日子西林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才刚有两天太阳,又开始下起了雨。

c大图书馆,一馆十三层楼,全是淡蓝色的落地玻璃窗。天气好的时候,望出去全是加了滤镜的晴朗天空。

平时从高层往外看,还能望见远方的海景。

今日烟雨朦胧,高梧转头看窗外,没有云,也看不见海景,只看得见雨滴不停地落着,垂直落在馆外的地砖上,斜着落在馆里的玻璃窗上、然后滑落。

大学开学的生活和高梧想象中的有几分不同。

开学第一周,上的课并不多,每个课程的第一次上课几乎都是在让学生在互相做自我介绍,老师再讲一下学期课程安排,这就算是上完第一周的课了。

第二周才有点东西来。

斐宁参加了七个社团,连上课坐在高梧旁边都一直低头忙于打字。

倒是没有多少作业,课本比高中课本要无聊一百倍,老师说要看的书也很锻炼人的体力。开学老师就给了一张长长的书单,其中几本上千页。

老师上课也不完全按着课本讲,甚至有时候干脆就说“课本上写的是错的,考试你要是按课本写,我一分都不会给你。”做笔记反倒成了提神的事情。

课程也安排得稀稀疏疏,早了起床无趣,晚了起床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学生涯。

幸好还有书籍。

c大图书馆离着教学楼也有个十五分钟的步程,离文素楼得有个二十五分钟的距离,来一趟不容易。

从教学楼到图书馆的那条校道上旁边有湖,湖对面有草地。

窗边的座位是一个单人座隔着一个双人座,走到尽头是四人座、六人座,还有茶水间和洗手间。

高梧来了两次,刚好都能坐到同一个位置。

高梧最近的阅读量已经达到了这辈子的高峰,平均每天看一本书,图书馆里的借了又还,还了又借,自己又忍不住买了几本。

高梧有一个小怪癖,他还喜欢买书。相对于电子书,他更倾向于实体书;相对于图书馆借来的书,他更喜欢自己拥有的。

于是他在图书馆看得越多之后,看中的想买来自己收着的也越多。

他上午刚去完中文系学工办的面试。

说是面试,其实也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后来他才了解到,原来学工办招人几乎就只是看报名者的时间是否合适。

总算是有一份收入来源了。

年轻人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开始上课之后,高梧发现宿舍关系也不过占了学生社会关系网的一小部分,宿舍外还有同班同学、学长学姐,还有新认识的社团的同级练习生。

同一个宿舍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打打闹闹,军训时还能聚在一起,一起吃顿饭什么的,真正开学后身边都换了同伴。热情洒满大地,大学生们处处忙着建立和保持客套礼貌的外交关系。

高梧的生活从急急忙忙的高中生涯,转到打工生活,再到如今入学的悠闲,悠闲得让人有点心慌。

也也许是因为今天天气不好,天气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连书本都觉得无趣了起来。

高梧喜欢看书,也就是普通人的喜欢,没有喜欢到能一天到晚,一周七天,一个月三十天地对着书的程度。

突然想起斐宁了,那个一天到晚能叭叭叭说话的好舍友,还能每次出门都给舍友带好吃的感动人心的好舍友。

“喂?”斐宁手机铃声亮起,看了一眼来电通讯提示后挑了挑眉按下了接通键,懒洋洋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