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八十章年代文30(1 / 2)

傍晚的时候,王婶子过来了一趟,端着鲫鱼汤,“熬了一下午,你快喝点。”

桑语点点头,当晚就下奶了,她的营养跟得上,两个孩子喝正好合适。

不过等到了点的时候,司徒泽就让她休息,“晚上我给喂奶粉。”

奶粉是他自己寻摸来的,还有老爷子和大嫂二嫂那边知道后,特意寄过来的,足足六大罐,够他们喝一阵子了。

桑语看他缓过来,就没多犹豫,直接睡了。

之后的几天都是王婶子做好了三餐送过来,她的和司徒泽的分开,显然是司徒泽特意请她做的。

等到她能下地了,从医院回来,司徒泽才开始自己做,不过做的也是王婶子那听来的月子餐。

桑语吃的没滋没味,但周围的女人们羡慕的不行。

她们知道桑语生了孩子,都过来看看,陪着她说说话,闻到她家的味道,都说她有福气。

“这年月你男人天天给你做鲫鱼汤,骨头汤之类的,可见是用了心的。”

“是啊,想当初我生老大的时候,月子里婆婆就煮了一个红糖鸡蛋,其他什么都没有。还不是他们吃什么,我吃什么。”

“你这算好的,我婆婆重男轻女,我生大闺女的时候,那叫一个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碗都不给我洗一个,还吃她煮的东西,做梦吧。”

“诶,你男人也不心疼你。”

“他哪里比得上司徒同志啊,还是桑同志有福气,找了个好男人。”

众人说说笑笑,把两孩子吵醒了,好男人进来抱出去,给喂奶粉换尿布。

有人见了就问,“是奶不够吗”

其实是够的,只不过桑语不好意思当着她们的面喂奶,“是有点,两个孩子吃有点不够。”

“那是没办法,这年头没奶的人都有。”那人就叹气道,“索性你家买得起奶粉,不会饿着孩子。不像我家那两个,就只能去别人家讨点,我都说他们生来就是讨饭的。”

这话说的就有点酸了,桑语不好接话,就转移话题。

等人走了,看着自己两个小宝贝,半月过去,已经张开了点,变成白白嫩嫩的小可爱,闭着眼睛,小鼻子一皱一皱的,手脚像莲藕,一节节的,别提多好玩。

司徒泽端着晚饭进来,扶她坐起来,让她先吃,自己照顾两孩子。

桑语问他,“你天天在家里没问题吗那边的事弄完了”

司徒泽点点头,“已经在收尾阶段了,没有我也可以。”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去了”桑语也不是想念乡下,只不过她还有四个徒弟,这么长时间门没教导了,怕不是都忘光了。

“等你做完月子。”司徒泽给出了肯定答应。

“也好。”桑语以为,做完月子就是半月后。

然而司徒泽的意思是,怀双胎就该做双月子,于是等半月后,她能离开房间门了,司徒泽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她认为她好了,但司徒泽不这么想,“还需要再养养。”

说养养就是养养,早上吃面,还给放两个荷包蛋。面是用鸡汤或者骨头汤煮的,味道就别提了。一碗下去,全身都暖洋洋的。

中午和晚上必须是三餐一汤,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总能弄到鱼和肉,偶尔还有猪脚。

桑语自己会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

两个月下来,桑语整个人红光满面,有灵泉水在,倒是没怎么胖,就是肉眼可见的好气色。

两个孩子也成了白白胖胖的奶娃娃,和年画上的一样可爱。

桑语狠狠给自己洗了个澡,然后指挥着司徒泽收拾东西,他们该回去了。

这两个月,那边已经有成果了,不日,j省的代表团将带着这份技术去和人国外的公司谈判,换来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技术。

整理的时候,桑语突然看到那些报纸,一拍脑门,“差点给忘了,我把这些还回去。”

司徒泽点点头,让她快去快回,“中午江秘书要请我们吃饭。”

桑语闻言,立刻出门,去到邮局后,找到邮递员,把报纸还回去,并拿回了自己购买的那十版邮票。

看着这崭新的邮票,直接放进空间门,这个到了后世,那得是一套房子的价格吧

算是白捡来的,和中奖的感觉差不多。

桑语回去院子,看到江夏已经到了,正帮着司徒泽把他们的东西搬上车。

在这里只住了几个月,但他们添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孩子们的,两个箱子打不住。

搬好后,他们坐进车子里往外开,先去国营饭店吃午饭,下午由司机送他们回去。

吃饭的时候,江夏递给司徒泽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司徒泽转手给了她。

桑语知道里面有什么,应该是钱和票,看着厚度,颇为壮观。

对此两人都没说什么,反而聊起了这次出国的人选和行程,“特别不好办,我们要先去深圳,然后从深圳去香港,再从香港

转机。回来倒是可以直接坐到北京,不过票也不好买,得提前预订。”

“去几个人走几个国家”司徒泽问。

“我们总共有七人,懂技术的两个,翻译得两个,还有两个负责谈判,最后就是我了,打杂,得负责安排他们的出行。目前确定下来的,是德国和法国,其他的还要再看看。”江夏道。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虽然他们也带了人家感兴趣的技术过去,但谈判还得看情况,能利益最大化才好。

司徒泽稍微说了一些这两个国家的人文历史和人际交往的习惯,其他没有多提。

他毕竟不是官面上的人物,不好多说什么。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吃完桑语和司徒泽就坐上了车。

这个年代的汽车当然没有后世舒服,也没有专门的婴儿座椅,只能他们一个抱着一个。

好在这年头车也很少,让司机开慢点,安全上是有保障的。

孩子已经两个月大了,已经会学了,可能是坐在车上一颠一颠的,让他们以为在玩游戏,咯咯笑个不停。

笑声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小孩子的笑声,前面开车的司机,脸上都笑了出来,“你们家孩子长的真好。”

“是啊,小家伙能吃,每天都要喝掉好几瓶奶粉。”桑语笑着道。

“那是真的能吃,这年头奶粉可不好买,不过也别担心,等孩子再大点,就可以吃辅食了。”司机接话道。

“看来师傅很懂啊,师傅您家几个孩子啊”桑语询问。

“三个,两个男娃子,一个女娃子。”司机爽朗道,“我喜欢女娃子,乖巧,不像男娃子那么调皮。”

一路上,两人就听着司机讲他们家孩子,时不时伴着两孩子的咯咯笑声。

中间门在路边停了一次车,下车给两个孩子换了尿布,又喂了奶,才重新上路。

等他们抵达的时候,两孩子已经玩累了,睡着了。

这次汽车是直接开进了村里,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路两边的地里都是人,远远就看到了有汽车过来,都好奇的停下镰刀。

“你们说那会是谁”

“还能是谁,估计是司徒知青和桑厂长回来了。”

“那感情好,有他们在,我这心里不慌。”

“你有什么好慌的”旁边人嗤笑道。

“你是不知道,厂里每天进进出出都是大单子,不是今天出好几百斤糖,就是明天购入几千斤甘蔗。那天我去找闺女,听到他们在报账,那叫一个吓人。几千块钱说出去就出去了。”

“可他们进的也多了,你就别操心这个了。”

“能不操心嘛,我们今年甘蔗种的少,忙不过来,就指着制糖厂的工钱过年呢,要是亏了咋办。毛云那丫头看着是不错,就是没有桑厂长来的把稳。”

“这倒是真的,想不通桑厂长为什么让她来主持,那个李文谦知青岂不是更好,能销售人又沉稳。”

“嗨,你这就不懂了,那些知青以后都可能离开,毛云是本地人啊,当然她这个本地人当厂长更好。”

“叫我说,回城要是没有工作,还比不上当制糖厂当工人呢,我儿子上个月加工资了,现在一月二十七呢。”

“真的呀,那还是你儿子厉害,我闺女加的少,才二十五。”

“嗨,革命分工不同嘛,正常。”

现在整个橡树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到两人进了制糖厂,所以在甘蔗的种植减少后,他们的收入不仅没减,反而越来越多。

不过可能是雏鸟效应,即便毛云现在做的越来越好,村里人还是更相信桑语。

厂职工也一样,听说桑语回来了,就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上工也跟打了鸡血一样。

汽车直接开进了小院门口,两人抱着孩子下来。

这几个月,周红一直住着,所以屋里干干净净,她时常有打扫。

把两孩子放床上,再去把东西拿下来,桑语给司机倒了一杯水,请他留下来吃完饭再回去。

司机连连摇头,“那不行,太晚了,晚上开车不安全。”说完了就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