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臣不敢+番外 二师叔 1603 字 9天前

京中各个部门要过了十五才开始正式办公,这段时间的政事都在御书房商议。

项泽南到的时候,二皇子项泽章、何方知、欧阳迟恭和其他三名宰相已经到了。

昊国有五名宰相,以左相何方知为首,其他四名分别是中书侍郎欧阳迟恭、门下省侍中张之霖以及尚书省左右仆射王允栋、周冕。这五人是皇帝的首席智囊团,昊国一切重要的大政方针和人事任免都要经过他们审议。

今日要总结各个地方官员的述职情况,并初步讨论下一年的人事调动和地方预算。

皇帝还没到,二皇子已经在如数家珍地分析各州的官员执政和财政收支情况,何方知听了连连点头,其他几位宰相也交口称赞说二殿下恭俭有制、勤政爱民。

地方官员述职的时候老三还没有回京,这时说不上话,只在一旁静静地站着。

不多时,皇帝到了,众人跪下来山呼万岁。

皇帝坐下时看了项泽南一眼,项泽南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位置比二皇子靠后一点。

“平身吧。”

皇帝让项泽章梳理各个州的年终总结,把有特色的挑出来讲讲,项泽南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听着,看起来没什么兴趣。

诸位宰相都暗中观察皇帝的脸色和二位皇子的表现,各怀心思。

二皇子捡了几个地方的情况说了,最后道:“今年廉州政绩突出,退还田地使农民劳有所获,匪患的问题随之解决;司马顾乔和长史魏吴双打开外地粮商进入渠道,拉低了廉州粮价,粮食问题也解决了;眼下正在与少府监商议矿场用工,初步计划按原来每人每月一两银子雇佣当地劳工,具体事宜还在讨论中。”

说到廉州的事情,三皇子似乎才有了些兴趣,掀了掀眼皮看向二皇子。

在场的各位都是人精,二皇子话中将官阶低于长史的司马说在前头,就是试探皇帝的意思。

三皇子从廉州回来的事,诸位宰相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有的人并不知道全貌,但也听说了在廉州时三皇子与顾司马颇有交集。

皇帝对顾乔的意见,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对三皇子的亲疏。

这是今天的重头戏,项泽章做了那么多铺垫,就为了这一句。他说完了廉州的事就住了嘴,等着看皇帝的反应。

御书房一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廉州刺史,是派的谁去?”

皇帝记得前任刺史黄正贤的事,新任刺史也是他钦点的,他却这么问一句,就是故意引起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