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意思,他如何能不明白。
“娘在大哥家里住的还挺好的,要不年后我们一起去镇里吧,你也别种地了,一个人忙,多辛苦啊”。
夜间,吴松躺在床上,看着一旁的绣花说到。
这件事他也想了很久了,他去镇里读书,肯定不能每天都回来,绣花一个人在家里,他是怎么也不放心,人已经嫁给他了,也不能一直住在娘家啊,那也不合适,思来想去的,吴松想还是带着绣花一起好了,家里粮食也够他们吃大半年了。
在镇里读书的学子,也有带着家里人的,到时候只要租上一间房就行了,届时他们还跟之前一样,白日里他读书,晚上他也能回来。
绣花闻言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不行,家里还有地呢,在说了你我都去那花费也太大了,咋家可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日后你出门赶考,还是要银子的,大不了我就回去住,反正我娘家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绣花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之前住了那么长时间,她把家里种的菜啊,粮食都拿过去了,风琴也没说什么,弟弟和亲娘更是没意见。
母子三人这么多年相依为命,早就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夫君我住家里,能种地,种菜,上山拾柴火,养鸡,养猪,编框子,织布纺线,没什么不能干的,去镇里哪里能干啊”,绣花看着一旁的吴松说到。
她试图用这些来说服吴松,这么多年过去了,她都习惯在村里生活了,眼下实在是没那个必要去镇里,多一个人,还多一个负担呢。
“银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有我呢,而且我在镇里读书,吃住也是要自理的啊,那家书院的号舍是大通铺,睡得不好,怎能安心学习呢”。
吴松转过头看着绣花说到。
见他十分坚定,已经下定了决心,绣花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种地上山这等粗活日后你别去了,织布纺线家里都能干啊,等去了镇里,我去木匠哪里给你订上一个织布机和纺线机,养蚕也是可以的,我没意见,在说了你不是还会绣帕子什么的,去了镇里不是更好吗”?
“夫君,要是娘也想跟着去呢”?
绣花这话一说,吴松随后摇了摇头。
“我如今没有功名,去镇里也不是过好日子,娘肯定不会去的,大嫂不一定待见娘,但有大哥在,苛待也是不可能的,退一步来说,就娘那个性子,大嫂也不会直接撞上去,大姐一直想让娘去帮她家,她家里条件更好,你说娘为啥不去啊”?
为啥不去,绣花还能不知道,吴母白吃白住那没问题,想让她帮忙干活,那就是做梦呢,而且这几个孩子,吴母最喜欢的还是吴大,不管是前世亦或是今生,要不吴松高中后,他怎么会打带着吴大一家子去京城呢,绣花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