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说完后拿起茶杯,茶杯是上好的青花瓷,握在手里很是光滑,样式也好看,龙井茶更是清香,不过吴松可没那个心情品茶,抿了抿他就放下了,郭举人样貌不差,浓眉大眼,即便上了年纪,但也比同龄人看着年轻许多,这样一个人突然要娶吴母,要说这中间没点什么,那就怪了。
“初次见面,怎么也该你送点礼物,你是读书人,想来笔墨是最合适的,管家把东西带上来”。
郭举人随后看着一旁的管家说到,吴松的意思很明显,主要还是看吴母了,他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同样,更不会开口。
“吴学子才华斐然,这回院试一定能中,我就等着吃吴学子的酒席了”。
吴松闻言立马对着郭举人行了一礼。
吴松并没有预想中的巴结乃至于奉承,不卑不亢的态度让郭举人心里有些不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没过一会他便让人送吴松回去了。
管家见状,不自觉的叹了口气,看来这上好的厢房是不用在准备了。
出了府邸,微风吹过,吴松瞬间觉得神清气爽。
接下来的时间,吴松更是铆足了劲的读书,绣花在娘家也没闲着,三五日的就得去看一会吴母,好在如今吴母春风得意,她基本都是跟着腊梅一起去的,婆媳关系还算和谐。
七月底,绣花在家数着日子,就快要院试那天了,也不知道吴松在县里怎么样了。
吴母对吴松这回考试也是异常看重,亲自去庙里请了菩萨回来,每日香火不断,夜间不念上两个小时的佛经是不会休息的。
只要吴松能中,她日后可就是秀才亲娘了,家里能挂田,那好处可太多了。
八月里,天气更是炎热,院试那天,吴松一大早的就去了贡院。
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对于别人来说无所谓,大不了明年在考,但对吴松来说,白白多了一年,可是要花费不少银钱的。
绣花的付出吴松也是看在眼里,心里也是记着。
绣花在家也没闲着,娘家种了不少地,她一直帮着宝生在地里干活呢。
“这出嫁的女子还回娘家干活,你说这绣花怎么想的”?
一妇人在后面议论到。
一旁的妇人闻言立马开口:“绣花娘也是有福气,你看绣花一心向着娘家,我啊就没那么好的命了”。
“绣花本就能干,之前在吴家,也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的操劳,如今这吴家眼看着就要发达了,她也是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