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贤惠勤快的妻子,吴松手上的动作不自觉的加快,日后就好了,她也不用在受苦,更不用下地了,他进了翰林院,俸禄没多少,但粮食灯油都有户部发放了,也没什么开销。
等过个几年,有官职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租了一个简单的小院子,吴松收拾干净,站在院里,十分开心,多年苦读,有了好结果,怎能不开心呢。
吴母一行人走了大概三个月,才到了京城里。
记得吴松来信的时候说过,让他们到了之后就在城门口等着,他会算着时间去接她们的。
看着人来人往,十分繁华的京城,别说腊梅,就是吴母都看花了眼。
傍晚,吴松才过来,他穿着翰林院的衣服。
在看到家里人的那一刻,他是很开心的,想到已经有几年未见的妻子,他更是激动。
从前因为读书的事情,二人一直聚少离多,现下好了,也可生儿育女,一家团聚。
在县里读书后,专心学业,他就没回去过了,逢年过节都是在官学。
“吴松,这里”。
吴母嗓门很大,见儿子穿着跟那些扮演官员的唱戏的差不多的衣服,声音大了一些,不自觉的抬头挺胸,这孩子真是争气。
久违见到亲娘,吴松闻言快步走了过去。
“真是太好了,咋家祖坟冒青烟了啊”。
吴母看着吴松连连称赞,吴松看了一圈在场的人,随后开口问道:“娘子呢”。
“先把东西拿着,咋们回去在说,娘有话跟你说呢”。
吴松随后看着天月和吴大,二人嘴唇动了动,话还是未说出口。
郭宏是吴母的女婿,拿着几个包袱,带着几个孩子紧紧地跟在后头。
“绣花没来吗”?
吴松有些不信,他已经写信回去嘱咐过了,也托同窗带给她了啊。
见儿子要去后面的马车看,吴母连忙拉住他。
“回去说,别在这里说”。
吴松看着吴母,心里感觉有些不对,就在这个时候,天突然变了,眼看着就要下雷雨了,他连忙带着一家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