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房夫妻二人身子弱,常年药罐子不离身,也不下地。李奉文是书生,在学堂当夫子,同样不下地。
所以李家的六亩水田这十来年全是苗文姜一个人在打理,可以说李家的老老小小都是苗文姜养活的。
当然李家众人是看不见这些的,说好听点,文姜是他们老李家娶回来的媳妇。说难听点,她就是他们李家买回来的一个长工罢了。
甚至连长工都不如,长工逢年过节主家还要给些奖赏以示安抚。
苗文姜嫁进李家这么多年,伺候田地,生养了三个孩子,当牛做马的伺候李家人,被污蔑了名声不说,还要被算计儿子。
这样的家谁愿呆谁呆,反正她是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苗氏,先不说福寿和荷花是绝对不会跟你走的。即便我们让你带走长寿,族里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同意的,他们不会允许李家的孩子流落在外。再说了李家的孩子由你一个妇道人家抚养,别人不光会笑话李家养不起孩子,还会笑话你的。”
李奉文知道苗文姜带走三个孩子是假,带走长寿是真。眼看她铁了心,便换了张面孔,装作语重心长的劝道。
“这么多年来不是我自己在养孩子吗。你在学堂当了多少年的夫子可曾带回过一个铜板?你当你老爹老娘三个孩子还有大房的几口子都是喝西北风就能活着?”苗文姜实在恶心李奉文这副虚伪的嘴脸。
原主觉得自己丈夫是读书人,尽管在家里被轻视被欺压,但是为了孩子还是任劳任怨,从没有指责过他。可苗文姜不一样,这样的一个男人说是考上了童生又怎样,身为家里的一个蛀虫,上不能养老,下不能抚育子女,给这种人留的什么脸面。
“你.我那是教书育人。我在跟你讲道理,你提这些干什么。总之长寿只能姓李,可以和离,但是无论如何你不能带走长寿,我李家丢不起这个人。”李奉文恼羞成怒道。
“那就先析产分居,等你什么时候想清楚了再和离。当然析产分居时写清楚,如果你想和离了,长寿必须由我养大,当然我不会给他改姓。”
苗文姜其实知道顺利和离并带走长寿的希望不大,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如果是女儿还好,儿子基本上不可能让和离的妇人带走,除非宗族全死光光了。
幸好在这个年代,还能析产分居。当然这事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那些跟丈夫没了感情的妇人,看着府里的莺莺燕燕们心烦,索性跟丈夫把日子分开过,除了没有那一纸和离书,实际上跟真的离异了也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