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孟馨兰那时的绝望可想而知。

苏家是何等的世家大族,在整个大良朝都排的进前百去。想攀龙附凤的不少,这种随便抱个孩子上门声称是苏家的种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起先苏夫人并没有对此事太过上心,不是因为他们对子嗣不热衷,而是熟知儿子的秉性。

苏沉央虽然读书很好,做学问更是有一番自己的见地,但是却不喜欢汲汲于名利,一心沉醉于孔孟之道。

于十八岁考中举人后,便从此不再科考,一门心思研究学问。凤阳府最大的书院,白鹿书院里有很多隐士不出的大才,为了与那些圣贤交流,他便于书院里谋了个教书先生的活计。

苏家虽然不缺他这点银钱,苏家管家的月钱都比他挣的多,但是苏知府拗不过自己的儿子,在三番五次劝说无果之后只能随他去了。

索性苏家族里做官的多,少他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事。更何况,进了白鹿书院没多久,苏沉央的才华更广为流传开来。

学生们很喜欢这个满腹经纶又年轻的夫子,不远千里来求学。

苏知府也很为儿子骄傲。

苏沉央除了不喜欢做官之外,更让父母操心的是对于男女之事上似乎也没有多大的热衷,身边用的一律是清一色的小厮。

在他满了十八岁之后,苏夫人给其安排的两个贴身丫鬟也被他赶到了府里的针线房去了。苏夫人怀疑儿子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爱好,把他身边的小厮都差点换了一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苏家,一个延绵了上百年的簪缨世家。孟家,怀河镇一个中等商户,两家门庭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苏家同意了这门婚事的原因。

总不能真让儿子跟孔孟圣贤混一辈子。

当初苏夫人劝说儿子,孟馨兰小门小户,不如让她做个贵妾,日后允她生个孩子傍身,也不算辱没了她。

但是苏沉央坚决不同意,用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将孟馨兰迎娶进了苏家,成为凤阳府流传的一段佳话。

怀河镇也因此被传为风水宝地,养出的女儿家钟灵毓秀,才能将出身京城的贵公子迷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