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这钱就当我孝敬爹娘和哥嫂了。是我给的,不用还。”文姜大方的摆摆手。
听了这话,妯娌二人一时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苗家二嫂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文姜啊,你别跟嫂子计较,嫂子以前就是个混人,对不住你。以后你放心,你有啥需要尽管跟嫂子说,嫂子上刀山下火海也给你办了。”
苗家大嫂也拍着胸脯给她保证。
哈哈,我要你们上什么刀山下什么火海啊,我这又不是土匪窝。文姜大笑道。
苗大嫂苗二嫂担心的无非是当初她带着长寿刚回娘家的时候,二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尤其又后来跟着苗家人一起谋算她的作坊。
但是事情毕竟过去了,文姜不太想计较,人还是要往前看的。
再说了当时苗家也穷的很,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小的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大点的孩子亲事也没个着落。
小姑子突然回了娘家,搁谁身上心里都得犯嘀咕。
当然文姜也不是活菩萨,她今天还愿意接纳她们,把他们当做一家人,也跟上午这件事有关。
苗家人能战胜自身的贪欲,不再惦记她的作坊,不干涉她的亲事,她也很欣慰。
古代跟现代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很少有单打独斗的。都要背靠家族,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文姜还是想跟苗家人搞好关系的。
苗家爹娘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过心里对女儿还是有一两分看顾的。苗家三个兄弟和三个嫂子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做人都有底线,不是穷凶极恶的。
再说了别的优点不说,文姜还是被苗大嫂和苗二嫂对自家女儿的一片疼爱之情感动的。
苗家沟穷,外面的女孩子们不愿嫁过来。苗家沟的小子们娶媳妇也只能在这片山里的几个村子里打转。
可是山里的女孩们心心念念嫁到外面去。
为了让家里的小子们娶上媳妇,不少人家便狠下心拿自家的女儿出去换亲。一般都是有儿有女的两家说好了,我家的女儿嫁到你家,你家的女儿嫁到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