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长寿,快过来,见过夫子。”文姜像现代很多第一次见老师的学生家长一样,有点紧张。

别看刚才文姜说的轻松,这个夫子不成便继续找。

西南商业发达,但是文风不盛。找一个精通科举,人品端方的夫子,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兴安见过老师。”长寿走上前来弯腰施礼道。

“先别急着拜见,我还没决定收下你这个学生。你可愿让我考校一番?”顾夫子摸着胡须问道。

“请夫子赐教。”长寿内心虽然有点忐忑,但是努力不表现出来。

对此,顾夫子有一二分满意。

“读了几本书了。”顾夫子问道。

“小子读完了三本书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目前论语还在学习中。”

“能否背诵下来?”

顾夫子挑着一些让长寿背诵了,长寿一字不差的完整背了下来。文姜暂时松了一口气。

她儿子其它先不说,背诵能力杠杠的,说不上过目不忘,但是一篇文章背上几遍便记住了,让她这个当娘的自愧不如。

秦志远看到苗文姜的举动,眼里有一丝笑意滑过。

考校完了背诵,顾夫子又挑着论语里的一些句子让他解析,长寿有点傻眼。白夫子每个月只能来给长寿讲上几次学,每次一两个时辰。

论语还没学上多久,夫子只让他先背诵,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长寿解析的有些磕磕巴巴,颠三倒四。

文姜在旁边看的有点自责,都是她最近忙着杨家那破事,没关注儿子的学业。

白夫子竟然没有给长寿讲解论语里每句话的意思吗?否则长寿不可能答成这个鬼样子。

还好,顾夫子没有过多的苛责,耐心的给他讲解了起来。

文姜等人也在一旁认真的聆听。

她能看出来顾夫子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

他不是空泛的给长寿讲授书里的大道理,或者照本宣科让长寿跟着他诵读。

而是结合有趣的小故事,让长寿真正明白每一句话的意思,圣人要传递的做人道理。

对此文姜很感慨,不是所有的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也不是所有想考出功名的学子都能如愿以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明了一分做人的道理,却于人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