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2)

杨家什么时候在村里这么不受待见过,听说没几天杨敬学便病倒了。之前开作坊挣来的银子看病都填了进去。

村里老人都说这是报应啊。

人啊,不信命不行,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没时莫强求。

倘若杨家肯安分,有苗三郎那么孝顺的女婿,等他将来富裕了能不拉扯杨家一把?

贪心不足遭雷劈呀。

因着杨家这一出,整个乌家寨似乎都安静了不少,再也没有了明知道偷了人家方子还想跟人干架的嚣张。

至于杨白苏, 文姜已经把她从作坊里开除了, 给了她应有的惩罚, 其它的并不想跟着掺和, 不想做手伸的很长的小姑子。

不过既然她现在还是长寿的舅妈,给长寿做件长袍,她做了,她也就收下了。苗三嫂绣工不错,做的长袍针脚很细密,尺寸也合适,长寿穿着很高兴。

儿子开心就好。

“呀,儿子,小少年了啊。今天拜了老师,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习,要尊师重道,知道吗?”文姜笑着叮嘱。

“娘亲,你放心吧,儿子会好好读书,儿子会听夫子的话的,你就瞧好吧。”长寿认真的回道。

吃了早饭,娘俩一起牵着手来到村口。苗家人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知道了长寿要拜一位京城来的很有学问的进士做老师,为了显示对老师的尊重,苗家人也来跟着一起迎接。

众人等了不到一炷香,顾夫子等人便出现在了视野里。

文姜带着苗家人急忙迎了上去,双方见过礼之后便一起向学堂出发。

今天不但是长寿拜师的日子,也是学堂开学的第一天。骆老板帮忙在镇上找的夫子昨日也到了,在学堂的宿舍里安顿了下来。

村里人今天都来了,众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比过年还热闹。

像现代的家长们一样,古代的父母其实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之前只是没有机会罢了,现在村里开了免费的学堂,但凡家里能揭开锅的人家都把孩子送了来。

不过.来的男娃多,女娃少啊!也还行,少就少,比没有强。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吧。

文姜请了顾夫子上座,秦将军和万月生坐在了两侧。长寿郑重的跪了下去。

这个年代师徒关系重的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文姜欣慰的想着,多亏了秦将军,要不是他,如何能找来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夫子。

至于秦志远说的,当初害了她姻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