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荣不仅从金先明那里学会了烤酒的手艺,还学会了讲话的艺术,“为了方便每一位社员,我们同意大家用粮食换酒,也愿意用高于市场的价格从你们家中买粮。
但你们看看那些粮食里不是夹杂着石头瓦片就是木柴头,甚至还有石灰块和老鼠药,有些已经乌漆麻黑,烟臭味和桐油味刺鼻。
很多都是交公粮的时候被粮站拒收的,你们却拿来糊弄我们自己的烧锅作坊,你们各自扪心自问一下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胡显荣所说的那些社员们的行为确实有事实依据,台下的一些人听完也不自觉地低下了头,他也想借这个机会跟社员们约法三章,把有些规矩讲在明处。
“烧锅重新开工后,不再允许用粮食换酒,买粮食的时候也会严格把关,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以次充好,我们只能到粮站去买公家的粮食。”
胡显荣没有正面做出承诺,在抛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的打算,社员们逐渐感到理亏,社员们表面上达成一致的撤资的想法顷刻间被瓦解。
金先明随即拿出事先拟好的协议,让大家签字按手印,这个过程却出奇的顺利,社员们竟然为了争到好的排队位置而互相推搡。
烧锅作坊开工后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这样挺过去。第二天一大早,胡显荣拿着按满红手印的协议书和借款申请,和徐顺娃一道驾着拖拉机直奔信用社。
有钱没处使的金先虎没等来弟弟金先明的好消息,将一肚子的怨气撒到胡显荣身上,认为是他从中作梗才让自己错失一次绝佳的扬眉吐气的机会。
第31章 有钱没钱都犯难,神奇的心灵慰藉
胡显荣很早之前就在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走出银竹沟的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番。
在烧锅停工,再加上他将父亲的债务背上身的时候,这个想法就变得更加迫切。
他知道自己过于年轻的年龄还不足以得到社员们的充分信任,即便他曾经为烧锅的修建和生产经营付出过巨大的努力,也无法弥补一次无心的过错带给大家的负面印象。
他将外出打拼的念头暂且搁置到心底,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将烧锅负责人的位置重新握到手中,用行动来刷新大家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社员大会上尝试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做了那番发言。
侯世发让胡显荣和金先明将烧锅作坊抵押给信用社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如果烧锅经营不善而最终倒下,他也无法通过变卖那些烤酒设施来收回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