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文书变成手握实权的业务条线领导,尽管职务没有多大长进,但实质却完全不同。
这就是胡显荣曾经跟金德兰讲的,要想拿下一个人,首先得清楚对方最惧怕什么的道理,只有牵住牛鼻子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
龚老大的软肋就是他对仕途还有所图,而这种时刻,他是不足以凭一己之力应对胡显荣的一群人。
胡显荣带给龚老大的,不仅仅是让他折了一笔数额较大的钱款,还有被剥了一层皮的脸面。
龚老大让弟媳金德蓉给她的父亲带话,说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金家兄弟以及胡显荣,称他们做事太绝,不仅要账到自己家中,还闹到工作单位,这事无论换了谁,都过不去这个坎,让他们等着一报还一报的时候。
胡显荣没那么多闲暇时间思考究竟得罪了多少人,以及对方会用什么方式报复自己。
在资金危机得到解决之后,他觉得松了一口气,便将生产节奏加到最快,在炎热的夏日里,和几位工人一起光着膀子拼了命地干活。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找到供销社那位秃顶的伍金平主任,让他从县城买来两台比金先虎家功率更大的电风扇,将它们安置在烧锅里,用来吹凉煮熟的玉米粒。这个举措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生产效率果真提升了一大截。
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胡显荣的烧锅作坊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先前的要债风波之后,他要求金德兰必须和每一位客户做到钱款两清,不再准许任何人用白条来买酒水。
自那之后,他们也再没见到龚老大打来的白条,但是仍有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客户,每月都会从他们的烧锅里买走大量酒水。
账面上的钱款越积越多,直至彻底摆脱资金危机,进入到正常的生产和销售节奏。
对胡显荣提出的新要求,金先明虽然心里仍有意见,但嘴上并不好明说。
毕竟刚刚渡过的危机,他负有主要责任,并且最终还是胡显荣站出来解决了问题。
尽管那些事情让他心里添着堵,但显荣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事不对人,金先明多少还是知趣的。
金先明唯一有意见的是,他的小舅子侯世发找到胡显荣,让烧锅作坊将账面上的富余资金存放到信用社,显荣竟然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