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2)

银竹摇曳 秦巴小胖 1406 字 2天前

李发奎和金德礼等人在最后一辆汽车上押阵,他们的车子屁股后面还拖着一棵松树枝,随着车辆的前进,地面上的车辙印立即被松软的煤灰掩盖住。

他们还不停地往松枝上洒水,待到后半夜的霜风吹过,公路上的煤灰表层会被冻结起来,谁也看不出来这是一条刚刚往外运过煤的公路。

待到所有车辆全部驶出山口之后,村里安排人在路口架起了铁丝刺墙,将进山公路掩饰成被长期封锁的模样。

这一全套举措做得如此娴熟,让显荣不禁佩服起李发奎和金德伟等人的智商。

看来他们这些人已经在多次迎检过程中积累起相当丰富的经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又那么容易查明背后的真相呢?

从矿山返回余兴平家中,已经到了四更时分,房间里的余黑牛肆无忌惮地发出沉闷的呼噜声,显荣却没有丝毫睡意。

他搓了搓手,扯来一床棉被裹在肩上,在信笺纸上奋笔疾书,将夜间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待到天明之后,将其悄悄寄往千里之外的江河口乡。

显荣和余黑牛在村子里待了整整两天,每天都会从工友们口中听闻检查队伍到达过哪些地方,以及现处何地,简直就像有一双眼睛无时不刻不在盯着检查组一样。

事实也确实是那样,李发奎和金德伟等人常年都派有贴心的兄弟伙盯着上头的动向。

尤其是在迎检期间,还会额外增派人手随时关注和汇报最新情况。

在这样的严密防范之下,检查如同走马观花,一阵风似的吹过。

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去往显荣所在的矿井开展任何检查,李发奎和金德伟等人仅仅是虚惊一场,事后还对自己做的那些防备工作而感到遗憾,说矿上白白浪费了几天的生产时间。

两天之后,工人们被汽车集中运进山。对这些矿工们而言,无非就是损失了两天的工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下山感受一下烟火气息,缓解一下身上的疲劳,也算不得一件坏事。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依旧不会有任何改变,吃饭、睡觉、下井。

在李发奎的安排下,大家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拆除掉封堵在矿井洞口的石块,一部分人负责将藏在矿洞里的那些材料运出来。

众人齐心协力地将先前拆除的帐篷重新搭建起来,把那些拆除的铁轨迅速铺设好,一切都在半天时间内恢复原样。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之间的团结协作潜力是不可限量的。

就如同老辈人常讲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样,显荣在这两天时间里确实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