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本人过于迂腐,空读了那么多书本,却没有对他的行为产生任何积极影响。
胡显荣将书本中的侠气和正气带了出来,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他的意识和行动中。
现实的情况总是计划跟不上变化,金德伟许下的承诺最终并没有兑现。
对于那种酒桌上的胡诌和吹嘘,胡显荣也只是将其看作对方放了一个空炮,两人之间的交情本就浅淡,对方不安排,自己也不好主动前去提说。
过完年,在矿山重新开工之前,金德伟就收到了小叔金先明的来信,也正是这一封信,让他对胡显荣食了言。
如果是他父亲金先虎的叮咛,他或许会不以为然,但对这位在家族里颇有威望,在银竹村也有地位的叔父,他向来是言听计从的。
表面上,他和胡显荣都不再提起酒桌上的那番承诺,各自又回到先前的状态中。只是他对显荣悄悄地多了个心眼,在显荣跟前行事说话显得格外谨慎。
在矿山上,胡显荣除了与工友们在井下日复一日地劳动之外,获取不到一丁点有价值的信息,这让他愈发急躁起来。
他平日里又不太参与工友们的那些单调的娱乐活动,日子简直枯燥至极,只能把富余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矿井下面,经常两个班连轴上。
好在轮到发工钱的时候,回报竟然比很多工友都翻了倍,见到那厚厚一摞钞票钻进衣兜,他才略感欣慰。
这个看似规模不大的矿山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内部大致分为了两派,其中一派就是像胡显荣和余黑牛这样,从外省汇聚而来的流动打工汉,另外一派则是山下村子里那些想着多挣几个钱的本地年轻人。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分为外地帮和本地帮。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之间都是凭着力气挣钱,各自相安无事。
但真到双方起争执闹矛盾的时候,这种派别之分就显露出来了。
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碰撞,两帮人之间的实力也进入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本地帮虽然占据主场优势,但人员规模小。
外地帮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但胜在人多且团结,真要遇到本地人欺生的情况,倒也不怵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