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2 / 2)

银竹摇曳 秦巴小胖 1458 字 2天前

见到李成学已经舌头打结,眼神迷乱,显荣知道是时候向对方套话了,“但是矿上为什么还将我们的命分成三六九等呢?”

显荣清楚地记得,李成学和王大春在矿井下争执的时候提到,如果双方一命换一命,大春的家人拿到的赔偿款也没有李成学的多,所以才提出这个疑问。

“显荣兄弟,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李学成明显是忘了之前在井下说漏嘴一事,更没想到胡显荣会抓住这个细节盘问自己。

胡显荣继续端起酒碗喝下一大口,李成学也到了无需对方劝就主动索酒喝的地步,也主动灌下一口酒,“按说这事我是不能跟你们这些外地人透露的,但我们两兄弟相见恨晚,就不妨给你透露一点。这些事就连我们本地人知道的都不多,你自己听过就好,千万不能对外人说起。”

李成学虽然已经醉意很足,仍忘不了叮嘱胡显荣要对外保密,却也没能奈何得了酒精的威力,将他知道的那点小秘密一股脑地全盘说与出来。

在李成学道出实情之前,胡显荣已经大致猜到了一些情况。但是在心中的疑惑得到证实之后,他依然感到心惊肉跳。

原来,工友们之间产生本地帮和外地帮之分的原因并不全是自发形成,矿上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矿井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事,甚至有时候还会发生人命事故。

在遇到矿难时,矿上对待本地人和外地人也是有着不同的赔偿标准,只是这种标准并没有拿上台面。

据李成学讲,村里一般都是同命同价,但实际执行起来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

对村子里的本地人,八千元的赔偿款一般都是直接兑付到家属手中,但对外地人就不是这样了。

如果有遇难的外地工友,村上将钱交至李发奎手中,由他跟家属直接商量赔偿标准,但不能超过这个上限。

剩下的事,无需李成学明说,胡显荣用脚趾头也能判断出来。

李发奎将赔偿标准进行了大幅压降,余下来的钱进了谁的腰包,除了他们自己清楚,外人自然无从得知了。

这让胡显荣想起了去年来这里处理余运武后事时的经历。

当时李发奎一口说定只能按规定赔偿三千元,还冠冕堂皇地称,看在余兴平的面子上可以多给一千,后来还是自己在酒桌上拼了命地喝酒,才又多争取到两千块的抚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