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金先明哪是肯轻易服输的人?这一点,金德兰清楚,胡显荣更加清楚。
所有的劝说,对他丝毫没有起到作用。按金先明自己的话说,目前已经进入到骑虎难下的地步,关掉烧锅作坊,就意味着他这些年的所有付出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这背后还有另一层原因,胡显荣已经大概猜到答案。
金先明心中较着一股劲,较劲的对象正是烧锅作坊的筹建者胡显荣。
他认为那个烧锅作坊能在胡显荣手中数次起死回生,他这位村支书就更没理由任其颓败下来。
“德兰姐,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答应借你这笔钱,但不是采取你和先明支书所期望的那种方式。”
在得知背后的真相后,胡显荣端起茶碗呡了一口,郑重其事地向金德兰说到,“同时,我也要好心提醒你一句。等银竹沟烧锅作坊挺过眼前的困难后,你必须让先明叔及时收手,别再硬撑下去了。”
两个人的谈话就这样简单地画上句号,见胡显荣已经许下承诺,金德兰便不再继续追问细节,对这位差点和自己结为夫妻的小兄弟,她是完全信赖得过的。
返回月池河边的碾矿场,胡显荣几乎没有歇息片刻,便主动找到胡昭云,要跟他商量一件在心里琢磨已久的重大决定。
叔侄两人经营的那口回采矿井里边,有很多没有任何二次开采价值的岔巷,胡显荣一直在考虑如何将其利用起来。
眼下,他认为那些被人遗弃,而且安全稳固的空间已经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数日后,工人们将一个个口径三尺多的陶缸搬进那些无人问津的岔巷里。
几乎是在胡显荣做出这个怪异举动的同时,金先明支书面临的困难竟然莫名其妙地得到了解决。
据会计金先亮带回的消息称,一个讲着外地口音的大老板到花园口的库房寻到他,称无论烧锅作坊有多少库存,他都悉数买下,甚至在价格方面都没有提出任何优惠条件。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整日板着苦瓜脸的金先明支书喜上眉梢,终于觉得自己的坚持得到了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