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观音寨里搭伴,也是起源于多年前在这里为奄奄一息的金先虎跳过的那场端公。
天道总是不停轮回,人生亦是如此,只是眼前的景依旧,但情已不同,不知跳得满头大汗的余运文的心里有没有这个感受。
在余运文手舞足蹈做法事的间隙里,余运现和余运成两位歌郎却用俏皮的对唱迎来阵阵掌声,仿佛发生在眼前的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让人伤心的事。
余运现肩挎花鼓唱到,“金家大哥登仙界,亲朋好友送一程,我今没有好茶饭,唱支山歌敬亲人;山歌难登大雅堂,却能把海来填平,上天能赶乌云走,下地能催五谷生;若是众亲不满意,且听吾弟唱两声。”
余运成手持铜锣接到,“兄长此言失分寸,孝歌皆唱古贤人,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生死最公平;兄长歌喉胜洪钟,歌声似茶暖人心,我是嫩鸟才学唱,鸭子绒毛不上秤;若是众亲不嫌弃,哥俩唱到大天明。”
秦巴山区的孝歌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胡显荣却没有心情来欣赏这种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俗。
他和金先明支书在内屋帮忙整理逝者生前的遗物时,却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
金先虎的床头摆满了厚厚一摞用蝇头小楷誊写的经书。显然,这是他最近两年新养成的爱好。
一个心高气傲人,能静下心来做这样一件事,着实不易。
胡显荣虽然看不懂那些经文,但他能想到,正是这些充满神奇力量的文字让金先虎看淡了尘世的一切。
或许他早就知晓儿子金德伟在外边干的那些勾当,但又无力阻止,就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为其减轻罪孽。
那些誊写的经文里面,有很多没有写完就被废弃的纸张。
胡显荣不知其原因,便好奇地将其拿到余运文跟前问询原因。
风水先生瞥过一眼,告诉胡显荣说,誊写经书的人必须要有诚意。
如果中途错了一个字,就必须从头再写一遍,否则结局就会像两位歌朗经常唱的「唱错山歌不打紧,写错经文瞎眼睛」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