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2)

其实因为一号星球的地理位置原因,外来资源的补给都会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性价比也就相应会弱化一些。

如果他们能够发展起强大的自身资源供给生产系统,对基地发展的助益会更加直接。

所以两相对比之下,虽然运输舰是希尔维送来的这两份礼物大头里更贵的那部分,但机器人军团还是比它更快发挥出作用。

“我本来以为至少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众筹物资。”任子墨非常诚实地感叹,“没想到粉丝们的热情和蓝遥的效率这么高。”

“这里面有偶然,也有必然因素。”容迪又给任子墨看了一个网站,上面当中的是瑞徹·希尔维的笑脸,“希尔维上次回去就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开始活动,这次的话题给了他很好的机会,顺着前面赠送机器人的热度再发展,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图片是希尔维自己挑选出来的宣传照,右下角还标了一个明显的组织图标。

“星币价值联盟?”任子墨念出那个名字,表情有些微妙。

“很有希尔维风格的名字,辨识度也高。按照郭子达的描述,这个组织最近受到的关注不少。他发起了好些网络活动,还很有带动作用,主张‘环保主义拓荒’,号召内野观众日常减少浪费,多多关注星野拓荒,尽量利用每一枚星币来支持星野基地等等。受他影响,整个大荒站的打赏都有变多,我们的众筹也是。而且他昨天还单独跟我说,如果我们有需要,他随时都可以给我们再买几批货。所以,十几天就可以再出发这件事,也不能算太意外。”容迪解释道。

“这么快?”任子墨第二次感叹,“听他上次描述,我以为他的计划实施也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见效。这看起来,要赢得社会影响力并不困难。”

容迪挥手关掉希尔维那张脸:“他身边肯定还有专业的团队帮他出谋划策,但也是受我们影响。机器人的效果越好,他的口号影响力就越大。蓝遥说过,他一直在寻找好的花钱机会。这么看来也就很好懂了。大多数基地应该都做不到像我们这样贴合他的需求。”

这有点像滚雪球。

最开始的核心捏得紧实,滚动的速度又提了上来,增长就变得非常快。

“那你准备怎么安排?”任子墨看回容迪,“要怎么解决运输舰的驾驶和护卫问题?上次我们出航的那个人员配置都还经验不足,要支撑60天的航程并不容易。如果要把熟手都调来护卫,海岸一号也可能受到影响。今天上午傅太平还找我试探过,问能不能从主基地调一批机械和物资去那边。他们已经探明了那附近的地形,尝试提出了一版建设方案,还想尽快把海岸2号修复,作为那边未来的避难场所。耿峻他们如果跟瑞徹一号离开了,那边的秩序也有可能出乱子。”

“还没完全确定,也是问问你的看法。”瑞徹一号出航的问题往大了看,就涉及到整个容易基地的长远人员调动计划。

不说别的,星野管理局用来限制他们的三级限时任务也只剩不到60天了。

如果要把人放到瑞徹一号上外出,就必须是这些人的离开不会影响到限时任务要求的建设目标。

“我现在看到最有诱惑力的目标,就是尽快把整个50万平方米的安全区建起来。只要能将整个区域支持生产、抵抗灾害的能力提高到平均水平,就会是整个基地未来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即使不需要你亲自镇守,应该也能抵御绝大多数的危险。”任子墨的心里一直有很清晰的方向,“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增机器人就不是最急切的事情。”

容迪非常认可地点头:“确实,从发展目标反推,我们现在已经不紧缺什么东西了。”

现有的劳动力足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限时任务。

建成安全区后,就能让所有人都跟着放下心来,至少能睡个安稳觉。

至于安全区以外的回收和建设,他们完全可以慢慢来。

甚至,这几天时间里,陆续还有更多的人找上容迪,提出各种各样的合作计划。

其中最有热情的应该是和传感机器人应用有关的旅游行业。

似乎只要容迪能同意,这些企业都有信心和他们一起把一号星球开发为最适宜内野公民进行传感机器人旅游的胜地。

在这方面,垃圾星的低难度环境会成为星野无人星中极具竞争力的优势。

有观光就能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一个星野基地如果能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建立安全基础环境,再拥有出色的资金流,那它也就拥有了在星野长期生存发展的实力,只需要等待时间的作用,让美好的发展规划一点点变成现实。

而忙碌的救火领主也可以一步步卸下不断应急处置的重担,成为稳健的守成者即可。

容迪和任子墨也可以这样。

如果一号星球的环境可以一直悠哉下去的话。

“但星野管理局不可能就此作罢。”容迪一声轻叹,点醒了任子墨,“只是能做到在这里的安心发展并不足以对抗星野管理局的恶意。他们大概不会放任我们形成我们想要的那个良性循环。”

“因为我们已经走到了的对立者的位置。”

任子墨拧紧了眉,想起了更多:“而且还有星兽潮的威胁存在。”

“如果我们的对手是一号星球的恶劣环境,那我们已经赢了。”容迪点头,“但如果敌人是比星球本身更大的存在,我们的速度还需要再加快。”

任子墨不自觉地就叹了口气,眉眼间浮现出忧愁,刚才说起基地发展情况时的一点轻松也完全消失了。

平静被打破的感觉清晰可见。

让本来并没有特别感受的容迪有些触动。

“要对抗星野管理局可能的刁难,我们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要防备星兽潮可能的威胁,我们整个团队的战斗能力都太弱了。”任子墨没有察觉到容迪的注视,只是自顾往下推断,“那么机器人和武器,都会是很有必要的储备。考虑到我们自己无法生产这些,又和能够供给的内野相隔甚远,确实就需要尽早打算了。”

“要让瑞徹一号尽快开起来,肯定就还需要希尔维那边的人员协助。但护卫问题会更麻烦一些。瑞徹一号来的路上,是有军部的船刚好同路,我们这趟再去的话,就完全是靠自己了,那护卫是肯定不能缺的。”

“这样想想,来回一趟要60天,带回来的却不过是一艘运输舰的物资,还真的不能再悠哉了。”

“这一趟也可能不止60天。”容迪注视着认真思考的任子墨,忽然开口。

“嗯?”任子墨这一抬头对上容迪的眼神,微怔,“什么意思?”

“你看这张图,”容迪对着那仍亮着的网页图像虚点一下,“我们返程是满的,但去程几乎是全空的。空舱和满舱的能源消耗差别不大,我们要是这么走一趟,太亏了。”

去程空舱的客观原因在于容易基地孱弱的生产力,这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的。

那要把去程的船舱装满,除非是像上次和白骨基地交易一样,把星球上的垃圾再囫囵吞枣地再一起装上。

但内野没有白骨基地那样消化垃圾的能力。

甚至应该说,内野本来就急需向星野倾倒垃圾,才能腾出联邦公民所需要的生存空间。

任子墨一时都跟不上容迪的节奏。

“既然有多的空位,当然要利用起来。”容迪看着那又因为迷茫而显出乖巧的眼神,不禁露出笑意,“古易是不是说过,星野东区缺运输舰?”

任子墨露出满眼错愕:“你的意思是,再绕一点路,帮古易带上出口的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