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他们并不质疑容迪的决策,只心里多少对着忽然停下的决策原因有些好奇。
以容迪已经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战斗能力来说,这些星兽应该不会构成明显的威胁。容迪的应对比他们预计的还要慎重。
但是,与星兽直接接触之后,整个机甲通讯频道之中,连呼吸声都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得到机甲的武装壮大,遭遇星兽潮的场面却没有变成一边倒的状态。
曾经,用手持轻武器命中便能击杀的星兽,现在在大功率武器的攻击下,仍能有三成幸存下来,继续前冲。
前进速度最快的小型飞行星兽不仅没有被炮火与硝烟驱散,甚至还被逼出了更混乱的飞行轨迹。它们的交错有时会迎面撞上并不瞄准它们的攻击,自己找死的同时,却妨碍了机甲原本的攻击计划。
更多的星兽从这样的炮火网中找到躲藏的缝隙,逼近的速度不断超越团队成员的心理预期。
这样的智慧与防护能力绝不可能是他们习惯了二十多天的c级兽害星标准。
“这些星兽有问题!!!”从君一击补射填上了被挡下的防御空白,语气着急。
不规则的出没时间,超出常理的活动强度。这些都是极不寻常的信号,超出了一般星兽潮的范畴。
再结合驱使他们尽快赶路的微妙处境,所有人都忍不住要多想。
这样的信号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这样的猜测没有答案。
炮火仿佛将一大片的星兽都吸引了过来。
半小时过去,还有源源不断的星兽在向他们靠近,没有任何要消停的征兆。
容迪决定速战速决。
孤身一人的机甲直接突入密集的星兽群。再度翻涌的异能感知开始尝试突破生物的屏障,直接操控一切贴近星兽躯体的物质。
无形的能量交织成一片更为密集的渔网,兜头抓住所有现身的猎物。
后面六人的压力缓解之后,武器的光亮开始渐渐减弱。
直到容迪的机甲批着一身昏暗从复归平静的丛林中返回,守在缝隙之外的六人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是不是我们反击的光芒也在引来了更多的星兽?”任子墨无不担忧地询问。
“这不是关键。”容迪的机甲径直回到缝隙之间,看着那六个人逐一走出拥挤的避难空间,他喊住了路德,“你记不记得其他八组团队最后的位置?”
路德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特别激动于自己终于可以帮上忙了,连连点头,还怕容迪看不见,大声喊:“我记得!只是我不能保证记得都准确。当时我主要关心的是我们的位置。在我们的后面,走得最快的是元泽,不过他们是在我们更北侧的方位。再顺着过去是长屏、双极和纯黑,进度差不多,再顺着他们的方位向东边绕过去,剩下几个基地的位置错开得不多,只有实锤基地落在最后面,距离比较明显。星野管理局安排的九个落点绕着终点基地刚好是一圈,现在大家的间距都已经缩短了很多了。我们又走出来了几个小时,他们也有可能再发生变化。”
“他们距离终点还有多少路程?”容迪又追问。
“那就不好说了,我没有记忆准确的数据。”路德一时纠结,努力回忆,“我们已经是最快的了,所有团队合在一起,直播间里嘉宾最后一次分析时判断,我们分别需要5至8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终点。”
“中间还有3天的进度差距?这个距离至少相差一百公里吧!”从君转眼变把天数的含义换算过来。
“没办法,他们说,实锤在前期没能保持住优势,没到半程就开始显现出颓势,好像还有一个团员受伤了。为了照顾这个情况,他们整个赛程后半段都在不断拉开与其他团队的差距。还认为实锤基地实际并不具备30天内完赛的水平。”
“我们等不起8天了。”任子墨点出关键,“而且,他们都有可能遇到这类特殊的星兽潮。以实锤现在的情况,恐怕无法抵挡。”
这绝对是个坏消息。
如果还是比赛的环境,他们这样的进度无可厚非。满飞航本来打的也是完赛就好的念头,没有任何争胜的想法。可现在的情况急转直下,他如果还不了解,随时可能陷入极端危险之中。
要对他们坐视不管吗?
“继续出发,我们加快速度。”容迪转身下令,没有再多解释。
又被这波奇怪的星兽潮耽误后,重新出发的机甲队伍逼近终点基地时,已临近凌晨那一批星兽潮会到来的时间。
但没有人能确定,一切会否还像前面的二十多天一样。
这时,时间距离刃部的突然袭击已经过去了14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的终端以及从刃部那里抢夺过来的通讯设备仍然没有找到任何信号。
所有心存侥幸的念头也随着这不断推移的时间坠入深渊。
来自卫星港的援助同样毫无动静。
天空安静得仿佛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但那无形的倒计时时钟却仿佛一直高悬在所有人的头顶,逼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十多个小时的紧张赶路大大消耗了所有人的体力,而他们还不能完全放松。
终点基地隐藏在丛林深处的一处天然裂谷之中,依托着四面的石壁为支撑,这个人造建筑像个填充物一样嵌塞在这处下陷空间之中。占地面积并不大。
基地与裂谷的谷口并不完全贴合,有的地方留出的缝隙大,有的地方小。而整个基地的顶部还移植了一片树林作为隐蔽工程,看起来完全融入了四周,但却对防御敌人毫无用处。
独自先一步探查路径的容迪找到了基地的入口。
出入口被设置在基地与石壁的缝隙处,循着一条下陷的小道才能看见。不好找,但同样没有战略意义。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个终点基地没有任何人员留守等待。
顺利取得出入权限之后,整个基地从待机状态切换至正常运作。
13个人集合在不大的指挥室,气氛更加凝重。
或许因为这个基地在计划中只有仪式性的作用,其中有用的配置极其稀少。而这之中,开启的雷达侦查半径并不比容迪的异能感知范围大多少;自动识别外敌的程序被有意移除;基地对外监测情况的摄像头只有入口、顶部和底部两处,完全无法覆盖基本的防御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