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崔远洵是不会懂这种事情的。他的脑子里好像没有这根弦,只按照他自己的公式来运作解题,一旦超出范围,就只会转过头去不说话。
那篇“简短”的科普,看下来大概有三千多字,再一看,发布日期写的是今天。还在最后认真写了很多推荐的电影评论期刊和书籍,不知道作者妄想着让谁去看,反正贺言不会去。
贺言又翻了个身,在对话框里输入一行字:“崔哥,问你一下,你对每个人都会这种吗?”
“哪种?”崔远洵很快回复。
“就……”贺言发现文字也说不太清楚,又按住了语音,“我觉得你也没那个精力和耐心,对每个演技差还没常识的人这么耐心吧。”
他也不是没看过,那个叫徐卉的女演员,被崔远洵怎么刻薄地评价。如果换成其他人,贺言会很坦然地接受这种好意,毕竟他都是可以想到原因的。就像团队也丝毫不惊讶一样,他们觉得一个十八线跟流量扯上关系自然是有所图,想不到的只是产生的化学反应热度颇高。
但贺言知道,起码崔远洵不是那样的人,他却也实在看不出到底为什么。
贺言又等了一会儿,实在觉得无趣,把聊天的页面关掉了。时间宝贵,他还不如再看看自己今天出活动的热搜位还有没有。
崔远洵很久没有回复贺言。回答问题,需要一个有概括性的答案,他提供不出来。
他能想起来的,全是一些很细碎的片段。
今天贺言离开以后,他又去见了何羽鞍。是何羽鞍让人来叫他过去的,成片已经剪辑好了,正在加字幕。
何羽鞍抽着烟,伸过手去,把屏幕调了一下角度,正对着崔远洵。
崔远洵还是问了出来:“昨天,你为什么让他来找我?”
明明当场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却让贺言来问他,像是非要把一张诊断通知单贴到崔远洵的脸上: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毫无经验,也有着远高于你的感知力。你只是一块木头,再用尽心力去钻研那些技巧,把自己雕刻得花团锦簇,也没法改变本质。
何羽鞍抽了很多的烟来振奋精神,手指间都泛着微黄的颜色。他看向崔远洵:“前几天你不是去录了备采吗?有个问题是我让问的。”
“演戏能给你带来什么?”他又把那个问题重复了一遍,“你觉得贺言是怎么回答的?”
“他的目的应该是,可以带来更好的事业发展和片酬。”崔远洵思索了一下贺言在他面前说过的话,“但镜头前大概不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