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第一百三十六回 赏花宴(1 / 2)

时正值九月初九重阳节,扬州陈知府在城外庄子上设了赏花宴,下帖子邀了吴熳一家子,因公婆在家准备遥祭之事,不便前往,遂只有吴熳夫妻带着黛玉一同去。

又说自黛玉提出要帮忙后,吴熳携她几次出门,都不见五通的影儿,小姑娘不免有些失落。

吴熳只得安慰她,“你大哥哥整日带人在外头跑都不见,哪里就那么容易叫我们遇上,我们这般行事,也不过下个钩子,鱼儿能不能咬钩,也看得它愿不愿意啊。”

黛玉也知是这个道理,只一日寻不着,她总担心再有别的姑娘受害,心中难免着急,因想了想,笑与嫂子道,“定是前几回我离嫂子太近了,吓得那些妖怪们都不敢来了,往后我离嫂子远些试试。”

吴熳只笑不语,她是没让黛玉离开过视线,但只要黛玉身边一直带有那件附着紫气的披风,想那些非人之物宁肯冒险寻上她,也不敢靠近黛玉的。

这日往郊外去,黛玉在马车上又同她提起此事,说不在她跟前了,吴熳也就笑应了,又嘱咐她一旦有事儿,一定派人去寻她,别自个儿支应,黛玉也应了。

知府家这场宴会极大,扬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到了,男人在前头吃酒听戏、谈文作画,女人在后头园子里赏花、饮菊酒、吃花糕。

巧的是,今儿还真如了黛玉的愿儿。

知府夫人欲锻炼自家姑娘们,她家这花园子旁有个内围的精致小园,姑娘们在各家夫人、太太面前见过礼后,就被引着往小园中去,由陈姑娘姐妹招待。

黛玉临走时,给吴熳使了个俏皮眼色。

吴熳无奈摇头,随她去了,林海在扬州官场的地位摆在那里,跟这些姑娘小姐们在一处也不会受欺负,且黛玉也不是受了委屈会憋着的性子,她倒不担心,只安心享宴,不时打量四周,瞧瞧可有“鱼儿”。

这赏花宴虽借着九九重阳节的名头,不过是多了时令吃食、鲜花等,倒无异色,女人们聚在一处也如以往一般,都是闲话、听曲儿看戏。

只这回宴,吴贵妃的嫂子也来了,看她的眼神尤为不善,又因着她的县主品级和忠顺王府的名头,不敢造次,只同身边几位相熟的夫人太太,明里暗里讽刺贾家与贾元春。

吴熳只笑,贾家和贾元春跟她家可没多大干系,也就当没听见,只暗忖这也是胤礽下手太隐密的坏处,叫吴先河一家子辨不明不该得罪的究竟是谁。

眼见人越说越过分,快诅咒到贾元春的肚子去了,一旁的夫人太太们也不敢听了,三三两两起身去外头看花,吴熳也跟着起身,好笑看了她一眼。

贾元春肚子里的孩子先是皇家后嗣,才是贾家外孙,也容得她在此胡说?

男人说得对,这一家子太飘了,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出到外头,她也不赏花,知府家这些花显也出自那菊花精陶家,香味儿浓得很,叫她不适,遂只坐在廊下打扇乘凉,只有位稍显富态的夫人跟了上来,与她见过礼后,便自来熟坐下闲话。

吴熳听得她自言夫家姓张,就是前头派人送拜帖上门要买五通肉那家,脸上笑意不由淡了些。

只这位张太太似未察觉,悄声向吴熳道,“那五通肉真是好东西,若县主娘娘家中下回还能斩杀,可千万别再烧了,忒浪费了。”

吴熳瞧她此话不似作假,确实为那肉疼、可惜,尤为不解,这家人到底从何处听来的那些五通肉好处,她家中这些日子到处查那三通,却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传言,因问了出来。

只见这张太太四下张望,见附近只有两家伺候之人,方凑近吴熳低声道,“自是我家祖上有人有幸吃过,那位老太爷是个老饕,世上数得上号的珍馐就没他没吃过的,就这样儿,还道那五通肉比他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鲜美呢!”

似怕吴熳不信,她又忙道,“我家那位太爷足活了一百零二岁,九十多了还能四处走,牙口极好……”

吴熳闻言,仔细打量着张太太的神态,张家有没有这样一位长寿之人,一查便知,张太太没必要骗她,只是……

“可当日造访我家的五通神并不缺。”吴熳只道。

如此,张家老太爷吃的又是哪里的五通肉?

张太太闻此,也纳闷不解,只道,“这就未可知了,许是又有新的五通神修成,补上了?”

又急道,“县主娘娘信我,那五通神是那位太爷在杭州偶然得的,杀死五通神那户人家姓万,这样荣光之事,定是代代相传的,您若存疑,尽可派人去查!”

吴熳听了,心中百转千回,面上只笑劝她别急,“我信太太的,只是这五通神哪里是那样好抓的……”

话犹未完,忽就闻一声马叫嘶鸣从小园中传来,惊得张太太身子一抖,茫然往那头看去,吴熳却变了脸色,异能瞬出,人也立时站起,撑手一跳,便越过栏杆,一径往小园方向跑去。

只留张太太望着她飞速远去的身影,惊得目瞪口呆。

吴熳跑得快,到的自然也最早,只见守门的婆子们都躲在墙后,一下一下往里探头,吴熳弯腰,拔出绑在腿上的匕首,反手握着,谨慎进了园子。

却见一匹小马在花丛中跳脚、嘶鸣,横冲直撞,一旁且围着几个马夫,正准备用绳索将小马绊倒。

吴熳环视一圈,不见各家姑娘们和伺候之人,心下略安,转瞬却瞥见清歌姑姑护着黛玉蹲在角落里,瞳孔一缩,又见一件儿眼熟的披风皱皱巴巴落在地上,而那马的后半身有一大片灼烧痕迹,血肉露出,焦黑发红。

此还有甚不明白的,这马也是一通!

她遂迅速将异能聚成一团巨大的篝火,只留下能容那马站立不动的空间,那马被烫了几下后,果然不敢再动了,只警惕四周,喘着粗气恶狠狠瞪着吴熳。

吴熳回望它,动了动嘴角,这回你再化黑气冲一个试试?

马匹只瞧着这前后左右上下都望不到边的火焰,焦躁地跺蹄子。

马突然不癫了,被派来套马的管事和马夫们不知是何缘由,但知此是好事,只试探着上前,准备将这匹疯马绑了。

却听园口处那位天仙般的少夫人道,“诸位别动了,我会同你家夫人买下这马,就让我家人来牵吧。”

马夫们面露难色,这马又疯又诡异,若现在不牵走,再闹起来,冲撞了园里的姑娘小姐们,夫人会要他们脑袋的!

吴熳知他们为难,当即拔下头上一根金钗抛与门口的一婆子,同她说明她是谁,夫君是哪家,便道,“劳你速去报信儿,就说我相中了一匹马,让我夫君立刻派人来送走。”

此马是五通之事,吴熳并不打算叫人知晓,毕竟这园子里都是姑娘家,若叫人知道了,即便确实没发生什么,也会影响各家姑娘的名声。

婆子手上捧着这沉甸甸的凤头钗,喜得见牙不见眼,连连答应着就跑出去请人了。

吴熳见人去了,方将匕首收了,又过去捡起那披风,将黛玉和清欢姑姑唤过来。

马夫们不敢抬眼瞧姑娘,只埋怨地看了眼清欢。

若不是这位姑姑突然过来,将那披风盖在马身上,惊了马,他们就顺利将马牵出去了,哪里会把这园子糟践得如此狼藉。

这些花有多名贵,他们也听花匠们吹嘘过的,如今,主家怪罪下来可怎办!

马夫们欲哭无泪,只默默期许着这位年轻奶奶家能将事情担下来。

吴熳只沉脸望着黛玉,“来之前我怎说的?”

黛玉目光闪躲,嘴唇翕动,心下悄悄答道:有事就去寻嫂子,不可独自支应。

吴熳见她明知故犯,轻哼了一声,又看向清歌姑姑,她素来沉稳,怎能纵着黛玉做这等危险之事!

清歌也觉后怕,同琛大奶奶讲起原委。

这边园子里,小姑娘们也是各自见礼后,聚在一起说了会子话,用过茶点就四散了,或三二人一群,或四五个一伙,在一处各自玩耍、闲聊。

黛玉因见园中一株墨菊开得好,便带了清歌姑姑和抱着披风的丫鬟出来看,赏着赏着,脑中便有了一首咏墨菊诗,随口吟出后,又觉其中一二字不佳,正在斟酌。

忽就听见惊呼、喧阗声。

原是小花园角落里,竟有一匹受伤的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