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老梁,我说了李教授会不会气晕过去?”宋锦璃眨了下眼,半分没有要给李教授面子的意思,“据我所知,无论是传承下来的,还是古墓出土的古琴,总数都不到我一年吃的饭那么多,这牛吹的有点大。”

“让你说就说,人家也就剩吹牛这个优点了,你让着点。”梁教授不悦沉下脸,“免得人家说我们师徒联手欺负人。”

此话一出,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李教授的脸色没法看,跟他一起讨论的各位教授,看宋锦璃的眼神也充满了鄙夷。

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跑来鉴定古琴?

开什么玩笑!

温铭初目光深深,有点想不明白宋锦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她出国后便失去了联系,朋友圈里不是游轮出海,就是秀场看秀,身边无时无刻都有帅哥相伴。

这样的画风,怎么能跟梁教授这样的学术界大拿相交莫逆?

“那我还是说说吧。”宋锦璃浅笑一声,打开包取出一双白色手套戴上,起身将桌上那把钟离琴挪过来。

斫琴面板常用带木料有桐木和杉木,底板为梓木或楠木,倒是不难分辨。

面板的漆胎剥落,琴弦也断了一根,看得出来是刚拿到手的琴还未送修。

看完琴面,宋锦璃将琴翻过来仔细观察片刻,精致的眉眼染上笑意,“说是清朝比较笼统,这是乾隆年间的琴,面板为杉木,底板是香楠,根据底板可见的纹路看,木头应该出自黔州。”

楠木生长的地方就那么几个,但每个地方的纹路是不相同的。

至于她为什么会肯定是乾隆年间的琴,是因为底板上有匠人留下的标记。

这种标记一向不明显,她在现世的爷爷的琴房里,看到过几把有一模一样标记的琴,寻常人模仿不来那样的标记,也不会注意到。

不细看,分明是木头的纹路。

“你告诉他们,是如何确定的。”梁教授看了一眼依旧不服气的几个古琴爱好者,略得意,“给他们上一课。”

“好。”宋锦璃笑了下,从包里拿出纸笔,将标记仔细拓下来。

四周再度陷入寂静,无数双目光落到她身上。

温铭初撑着下巴,眼底暗暗沉沉。

宋锦璃进门时还是一副懒散随意的姿态,此刻整个人像是会发光一般,素面朝天也不掩其丽质天生,让人一眼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