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夫人,喜事来了。”刘娘子笑得挤眉弄眼,还看了看白小芽。
李春花笑着将她迎进会客的小花厅,让丫鬟去倒茶水。
府中的丫鬟小厮婆子等,也都是朝廷赏赐下来的。
一开始李春花很不适应,她一个农村妇人,哪里习惯被人伺候。
后面慢慢的,也就适应了。
李春花心情激动道:“啥喜事,刘娘子您说。”
刘娘子端着丫鬟奉来的茶水,笑得眼角的褶子都叠了好几层。
“江老夫人,您先前不是托我……”
李春花:“哎呦,别叫我老夫人了,都和你说多少回了,叫我一声江大嫂子就行。”
这两个多月来,李春花和刘娘子经常见面,一来二去的便熟了。
李春花性格温和,与谁都能相处得很好。
刘娘子也是个知礼的人,与李春花相处得也很愉悦。
因此李春花便让刘娘子称她一声“江大嫂子”,在熟人面前,她还是不习惯被人喊老夫人。
刘娘子轻轻打了下嘴巴:“瞧我这狗记性,好好好,我改。大嫂子,我今儿个来是和你说,你家大儿媳妇的事。”
正路过花厅的白小芽:“……”
她本来是不想听墙角的,但脚却像是粘在了地上。
刘娘子道:“江大人的亲事,我还在替他寻,他的不急,咱们得仔仔细细的挑。你家江娘子的事,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几家,不合适的,我连提都懒得过来同你提。
就在前几日,可算是遇着了一家合适的人。那人是城外李家村的,也姓李,和嫂子您娘家同一个姓。
李家大郎为人很是踏实可靠,就是岁数比江娘子稍微大了些,今年刚过而立之年。
他媳妇儿是难产走的,留下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那大女儿都八岁了,小女儿五岁。这不,刚过了三年,他娘就托我给他寻个合适的人。
李家兄弟三人,是分开过的,李母跟着李大郎住。平日里,李大郎会打些鱼虾到城里来卖,有时候也会担些柴火进城卖。
他们自己家,有几亩薄田,自己也有屋子,吃住是不愁的。”
李春花听完后,犹豫了一阵:“这……岁数有些大了,比我家小芽大了十岁。而且,他还有两个孩子。
刘娘子,实不相瞒,我家大儿媳妇,她还是姑娘身,我不忍心她找个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