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她又在身上掏了掏,把自个婆婆先前送她的那见面礼,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
光是那个绣着荷花的大荷包,她心里就喜欢的不行。
因为这荷包的料子,丝光水滑,泛着油亮的光泽,像是丝绸做的。而上面绣着的荷花,颜色粉红,枝干翠绿,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小心翼翼地打开这大荷包的口子之后,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红色的发箍子。
“这是什么东西?”
得了这么一个颜色鲜艳的红色东西之后,姜慧姑满脸都是写着疑问。
姜慧姑一直都知道,颜色越是鲜艳的布料,普通的小老百姓们就越是用不起。
因为染料太贵了。
很多地方卖的染料,他们不是按斤卖的,也不是按桶卖的。更多的是按两卖的。
搞不清这红色的东西,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于是,姜慧姑就只得把它放在一旁。开始小心翼翼的把玩,那扇做工精致,颜色漂亮的团扇。
姜慧姑敢保证,她要是把这个东西拿回娘家去,她那些嫂子们,肯定羡慕的要死。
姜家不是那种特别有钱的人家。
早在几十年前的时候,他们还能大手大脚的生活。但是,姜慧姑父辈们不争气,连秀才的功名都考不上,她祖父就只得把希望,全部都投注在孙辈们身上。
为了供养孙辈读书,他天天绞尽脑汁,精打细算,一文钱恨不得当一百文钱用。
但姜家的那些男人,又是一群特别爱面子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姜家的很多事情,都得由那些女人们出面解决。
就比如说,在桐镇买米买菜的事儿。
姜慧姑的老娘,还有嫂子们,为了多省一些钱,她们会到处打听各个东西的价格。
买什么布料,裁哪样的衣,旧衣如何缝补的让人瞧不出布丁,……都是她们钻研的学问。
姜慧姑敢保证,她要是把婆婆给她的见面礼拿回去,给爹娘和嫂子们看,她们肯定会在心里,给这几样东西估个价。
就比如这个小巧精致的团扇吧,它肯定就值大几百文呢……
还有这个荷包……,一般人哪里买得起?
就算买得起,她们也不舍得拿出来用。
这些东西实在是出人意料的好,便让姜慧姑稀罕了老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