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刚到书房门口,就看见远远的有人在那里把守,随即回过头朝着李昭说道,“李兄,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说完便走了过去,对着那两人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那两人就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待两人走远,张文浩忙朝着李昭摆了摆手,示意他过来,两人这才进入到书房之中。

“李兄,不对啊,这我父亲一直都未在府中,你怎么进到他书房之中的?”

张文浩这才反应过来,下人说父亲一直都不在,书房门口还有人把守,他李昭怎么可能进来啊?

“张兄误会了,我刚刚说的是来书房的路上,并没有说丢在书房中啊。”

李昭不动声色的将这件事赖到了张文浩身上,再加上张文浩喝的有点多,大脑也有些晕乎乎的,便没有与他过多辩白,只听李昭开口说道,“张兄,既然进来了就再找找吧,毕竟我也是到了书房门口玉佩才丢失的,保不齐是哪个丫鬟捡到以为是主子的拿到书房也不一定啊。”

李昭说完自己都忍不住想笑,自己编的瞎话连他自己都不信,谁知也不知道是智商的原因还是喝酒的原因,张文浩竟然就信了,当下便翻了起来。

李昭见状也连忙在书架上翻找了起来,天承元年,天承二年……一连找到的好几本征兵名册竟都是当朝皇帝的,那么前朝的呢?

第57章

当年之事

他的目光随即被角落里的一个箱子吸引了过去,只见那箱子上面厚厚的一层灰,似乎是许久都没人碰过了,难道在那里?

李昭小心翼翼的从箱子侧面试图将箱子打开,尽量不在箱子正面上面粘上自己的指纹,“咔”李昭终于将箱子打开了,他微微转头用余光瞥见张文浩并没有看向自己这里,连忙将箱盖子支了起来,从中拿出一本册子,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那册子正面写着“太盛元年”,李昭眼睛一亮,找到了!张文浩的声音也同时响起,“李兄,找到了……”

原来是张文浩找到了李昭进来以后偷偷藏在了桌子下面的玉佩,李昭见状连忙将册子藏在怀中,再轻轻的将箱子合上,转过头来笑着说,“真的?我看看……”

随后连忙跑过去将玉佩仔细的拿在手中瞧了瞧,故作惊喜的说道,“张兄真是谢谢你,这个正是我丢的那个玉佩,这玉佩对我很重要,我还以为再也找不到了呢。”

张文浩也很高兴,搂着李昭的肩膀说道,“李兄哪里话,这东西既然在我家就肯定丢不了,如今你玉佩失而复得乃是一件大喜事,咱们可一定要去痛饮三百杯啊。”

说着两人便又偷偷摸摸的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将门关好好似他们从没来过一样,李昭出门之后就要告辞离去,张文浩说什么也不肯,一定要再带他回“暖香楼”,李昭只得说道,“今日真是不可,这玉佩乃是我家中祖传的,如今虽失而复得,但毕竟是因为我自己的缘故弄丢的,我是一定要在祠堂中为祖先上香赔罪的,改日我一定陪张兄玩到尽兴。”

张文浩见他竟连祖先都搬了出来,也不好再挽留他,只得扫兴的将他放走,约定下次一定痛饮到天亮。

李昭回到家中赶紧将那本兵册掏了出来,细细的看着,这本是记录当年所有御林军的生辰,入伍时间,跟的主帅是谁,在哪个营中,均有详细记载。

他又把宋宇给他写的信掏了出来,对比着册子,仔细找着那个叫王亮的士兵。

不一会,果然找到了王亮的兵籍,上面显示此人来自边城,再看那兵的主帅写着沈君山,李昭抬起头思索了一阵,这个名字怎么如此耳熟,似乎听父亲提起过,但是自己那是年纪太小,只是当作故事听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不过,听说前朝时候那沈君山似乎很有名,是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想来应该知道他的人不少,不知道自己的娘知不知道他。

李昭心中想着等有空的时候一定要找母亲问一问,于是连忙将宋宇需要的信息抄录好,依旧揣在怀中,却将那本征兵的册子藏在床下,想着等寻个恰当的时机再还回去。

正巧李昭的母亲此刻叫他去前厅用饭,见他的房门紧闭,便关切的问道,“昭儿啊,你在房中吗?怎么大白天的关着个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