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1 / 2)

虽然瞧师父那般慎重的模样,就猜到绝对不可能是拖拉机相关,但顶天,江糖也只猜了下是不是机械相关的理论。

没想到是武器相关的内容,还是珍贵的译本。

姜糖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地上,师父咋想的?

问都不问一声,怎么能那么自然地说出下回要考一考她的话呢!!还是说,在师父心里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型选手?

哪怕她平时再自信,也不敢保证几天内,自己能把这样一本深奥晦涩的书看懂。

哪怕是皮毛。

“……”

姜糖觉得脑壳疼。

但她又是个不服输的。

就这样躲着人啃了两天书本。

到了去农机站那天,她也只看完了一半,其中的专业术语完全是死记硬背,那些词语的含义隐约能理解,但又不那么透彻。

但不得不说,她看完挺感兴趣的。

这并不说她不爱自己的老本行,又或者专业间孰优孰劣。

而是在七十年代,在这个百废待兴、要啥啥缺、经济落后,火力也不足的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枪炮随时在自家大门口候着,他们的手更伸向周边地区,随时准备露出獠牙,咬破你的大动脉的时期。

迫切需要军工上的突破。

只有治好了火力不足恐惧症,腰杆子才能硬起来。

思及此,姜糖心里顿时升起“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更有“国家需要我,我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觉悟。

她拿定主意,既然老天给了她机遇,让她得以认识扫地僧,那她必不辜负。

姜糖要到县里问肥料,照常提前一天通知了大家。

第二天,搭顺风车进城的人早早就在村口马路上等着了。

远远听到拖拉机“突突突”地声音,一群小伙子、大姑娘激动地迎上前:“姜知青,早饭吃了吗?”

“吃了,大家都没饿着肚子出门吧。”

似乎不管在什么年代,见了人都得问一句‘吃了没,吃的啥’。

众人乐呵呵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村里哪家又出了啥新闻。

或许都是年轻人的缘故,说起话来顾忌没那么多,嘻嘻哈哈笑闹个不停。

姜糖等人都上车后,刚要发动拖拉机,就听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姜同志,等等,我也去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