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寻山 顺颂商祺 1714 字 12天前

盛绥揉着他的后腰,舌头还没用力,就滑进年轻人湿热的口腔。

唇齿交 缠,意乱情迷,你追我赶。

约莫过了五分钟,季维知终于憋不住,求饶,说想缓口气。

盛绥放开他,没等年轻人多汲取些新鲜空气,又问:“歇够了么?”

季维知点点头。

盛绥道:“那继续?”

季维知刚想回答,一张嘴,熟悉的唇舌便重新覆上来。

第54章 “家里人”

舟车劳顿一月余,总算到了云城。

乌泱泱一帮人下车后各奔东西南北,让这个边陲小城热闹不少。

盛绥在云城的南天街租了个小独栋,两层楼,不大但还算宽敞,家居陈设简单,离桐油厂新址不远。

搬家迁厂需要耗费不少精力。盛绥初来乍到,立刻跟雁城大学签了合作协议,新址变成两方的试验基地,厂子则继续赶工生产。

来云城后没几天,盛绥又收到一封信,是济善会寄来的。

信里说,想创办新杂志宣传国货,还想培养新的实业人才。这些事,盛绥绝对赞成,二话不说就提笔写下回复。

然而,实验产油、印刷出稿、教育经费,处处都是开销。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流水似的花钱,盛绥不得不替济善会申设实业教育帮扶基金,向社会开放纳款。

异地申请本就麻烦,再加上勤盛基地还在筹建,这么多事情堆在一起,盛绥几乎忙得没空阖眼。

而勤盛的真 “一把手”,则心安理得地做起甩手掌柜,马不停蹄地去新驻地报到,一消失就是好几周。

等俩人再见面时,已经芦苇郁郁、杨柳依依。

几只家雀儿在树上闹着,枝上绿叶繁盛。几片花瓣飘进屋里。

盛绥拂去乱红,合上窗,继续看济善会寄来的账单。

这些日子,实业教育基金倒是筹得不少善款,足够近一年的公开赈济和宣传活动。但听成员传来的消息,泊城的形势似乎不大好。

x 国见那么多企业迁走,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做了,直接架空联会会长盛权,让他负责租金收纳;白安贤的工作越来越难开展,肺疾更严重,气得周桥月天天往公馆跑,逼着他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