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568 章 568X(2 / 2)

但是写作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岳珂受到了战争的冲击,第一次意识到战乱其实离自己这么近,情绪久久不能从近期发生的事情里脱离。

《鸣芳洗冤录》完成之后,她并没有马上写第二部,而是构思了另一个故事。但是这场仗一打,原本的题材顿时变得无法吸引岳珂的注意力,毕竟死生之外无大事,面对过这么刺激的经历,许多原来的想法都会显得寡淡和无病呻吟。

事实上,平淡的生活和穿插其中的悲欢离合才是人生的本质,而生死之间的纠葛永远不是生活的真谛。但是这种情况下的感情冲击,确实更容易触发作家们的创作灵感,所以才有乱世出名作这样的现象。

岳珂在之前的遭遇之中,确实积累了许多不常见的情绪和感悟,可惜这些情绪和感悟还未能沉淀出具体的想法。她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感到思路堵塞,就暂且停下了大纲的整理,转而开始帮忙殷怜完善剧本设定。

作为原作者,她毫无疑问是对于《鸣芳洗冤录》有很多想法,甚至有具体的意象的。所以在殷怜搜素素材完善剧本的时候,她便一一告知了对方自己对于每个情节的灵感来源。

殷怜十分受益,对于岳珂的成长经历也了解得更多了。

只是岳珂对于殷怜构思剧本架构的方式有些疑惑——这个时代,对于全景式影片的结构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所以岳珂对于殷怜搜集大量素材这件事也感到十分惊异,虽然以殷怜本身的创作态度精益求情来做出了解释,但是其实心里还是觉得许多内容深入复杂到不必要。

因为一部小说的故事线必须集中且紧密,否则读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甚至感到不耐烦。

岳珂的想法当然是正确的,她作为知名作者的经验也十分宝贵。但是对于殷怜来说,全景式的剧情模式与小说以及此时的戏剧大不相同,所以她也只表示自己想要做的是厚积薄发,剧情后期自然会进行精炼。

在两人用心进行创作的同时,外面却发生了一些事情。

温丽在受到岳母教训的时候,确实安分了一段时间。只是城内情况稍微平稳了一些之后,她就回了一趟娘家报平安,顺便探视。

温家的家境其实也算富足,但是比起岳家却差了不少。岳珥和温丽其实不算门当户对,只是温丽当年长得美貌,又恰好认识了岳珥,就想方设法与他亲近,最后成功得到了对方青睐。

可以说是这段婚姻完全是她自己筹谋来的。

相比之下,温家父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出什么力,一度还想把温丽嫁给四十多岁的地主当续弦。温丽在家过得其实并不算好,所以才导致遇事多有怨怼,内心也不够磊落。

比如这一次,鹿城被破,温家却并没有任何人前来问候,还要温丽自己回去打听。

结果还没到门口,温丽就遇上了一桩热闹。

原来竟有人要抓着她弟弟去见官。

温丽顿时一阵焦慌,见其中有像是军官和衙役打扮的人,本能地就想要躲起来,结果却有围观者很快地叫破了她的身份,说道:“这不是温小姐吗?温小姐,你弟弟都要被抓了,你不进去帮帮忙吗?”

喊破她身份的是她家的老邻居,跟温家素来都有些龃龉。自从温丽嫁了岳家,温家人更是趾高气扬,给了对方不少难堪。

这时候寻到机会,自然是不假思索就给温丽找了个麻烦。

温丽被喊破行踪,顿时十分狼狈,挣扎了几下没敢做得太明显,迟疑着逃走反而更加引人注目,便只有心惊胆战地被人推到前方来。

温丽的弟弟一见到她,就立刻大喊道:“姐!救我!”

温丽面无表情,实则连杀了对方的心都有。

她这个弟弟,在家就各种欺压她,稍微伺候得不周到就要向父母告她的状,让她吃够了苦头。她出嫁了之后也没消停过,见天儿地来敲诈她打秋风,如果真的缺钱也就算了,但事实上他花钱比温丽大手大脚多了,拿着她的钱,在外面过得像个阔少爷一样。

温丽是个非常精明的人,比起岳珂或者温家儿子,其生活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节俭,因而显得不大气。但是比起温家兄弟来说,这其实都算是优点了。

温丽被人逼出来,引起了士兵的注意,被质问道:“你是这家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