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619 章 619X(2 / 2)

除了桂成山之外,其他人其实也对这一场布景怀抱了不小的好奇,纷纷询问布景和布景公司相关的情报。听说这个布景是一方秋色所制造,一开始纷纷都不愿相信,后来又问殷怜筹备了多久。

一方秋色能够这么快地制造出这一个布景,不是因为他们设计能力强,而是因为殷怜提供的素材够多够精准。殷怜不想给他们错误的暗示,也不想暴露太多私人情报,便说得稍微含糊了一些,回答道:“有一段时间了。”

别人便以为她筹备了很久,可能从影视剧立项之前就开始筹备了。当然其实这样说也不算错,所以殷怜便笑了笑,权当默认了。

这个十分彰显财力和能力的布景震慑住了大部分人,一时之间暂时倒是没有人对殷怜的能力发出质疑了。不过。尽管如此,当众人在之后进一步对场景进行探索,发现场景内的许多剧情还会根据时间流逝而产生变化的时候,就连监制都感觉到了一些不适应。

比如说,差不多是当天下午的时间里——这个时间是根据场景内的日头变幻判断出来的——范家的大宅之中先后发生了两次争执,一次是因为范良生的科举造势问题问题,进而引出了第二次的争吵,就是是否要和李鸣芳退婚的问题。

这之中的剧情环环相扣,这可以说是不着痕迹的画外音,也可以说是还未定案的剧情的补全。其实这些剧情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十分符合原著发展的。只是一般来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剧本总会进行一定的改编。虽然在拍摄以前,剧组已经商量好了,作为第一次影视改编,会遵从原著进行拍摄。但即使如此,殷怜这样提前设定好布景情节,也有一种越俎代庖,擅作主张的感觉。

按照惯例来说,范宅之中的大部分人在整部剧里都没有什么戏份,也没有专门安排演员进行表演,所以他们的行为表现确实是属于美术导演的工作范畴。可是当殷怜在正式拍摄之前就毫不犹豫的为他们编写剧情,安排戏份的时候,难免还是让其他创作人员——尤其是副导演——感到不快。

黑怀朱没觉得什么不对,因为他就立场来说,其实是归属在殷怜这一边的。自己这一方准备工作充分,表现优异,他只有觉得骄傲的,自然不会鸡蛋里挑骨头。至于是不是略微有些越线,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心胸足够宽广的人,往往会因此产生惜才之心,宽容大度地放过这一点点旁枝末节。

但是监制和副导演们本身立场不同,也没有到那个高度,就很难宽容地夸赞殷怜一句。

因此,在这一方面,双方又发生了些微的争议,大致就是对彼此的工作范畴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割和竞争。

殷怜到底还是退了一步,承诺之后的背景故事会在对方已经拍摄的基础上进行增添,而不是默认剧本以外的内容就可以自我发挥。但在内心,她其实很有自信,因为这毕竟是原作者协助下写出的背景故事。

与此同时,在看到范宅剧情的时候,监制直接质问殷怜到底制作了多长时间的背景剧情,殷怜的回答是做了三日,但是并不到72小时的背景故事。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是李鸣芳在这个村落之中发生的故事所占据的时间长度了。

也就是说,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影视布景了、

一时之间,就连监制也开始怀疑殷怜是不是在这样一个不重要的布景上花费太多,殷怜便向对方解释了一下自己在剧本和参考资料上所做出过的准备工作。因为先前她一直持有《鸣芳洗冤录》的原作。所以确实是有足够时间进行准备的,监制不管心里怎么想,明面上倒是信了。

到之后殷怜提交了背景剧本,监制看到数据量可能高达十多万字的第一场景背景文案,突然就意识到这一场与殷怜之间的话语权争夺可能很不容易——她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哪怕没有做过美术导演,但她的准备和功底都十分深厚,恐怕并不是能以经验和阅历都压制下去的。

所以之后他的态度就端正了许多,不但如此,还私下里与同资本背景的几位副导都沟通了一番,令他们也稍稍重视起了殷怜的能力。

虽然还有人不以为然,但是到底把态度从以势压人改到了再做观察这个层面上。

而随着正式拍摄开始,这个再做观察也慢慢变成了讳莫如深——因为他们渐渐察觉,在《鸣芳洗冤录》这部作品上,殷怜的理解和积累可以说都远远超过了剧组的主创人员……甚至包括黑怀朱。

很多时候,甚至黑怀朱都要参考殷怜的建议。

意识到这一点,即使是有争权之心的主创们也安分了许多——毕竟都是内行人,如果合作创作时还不是以作品而是人际斗争来取胜,不但过于难看,暴露出去甚至还会被怀疑职业素养。

殷怜对于这一点还是觉得喜闻乐见的。毕竟她第一次参与这种性质的影视创作,因为缺乏经验,精神一直还是比较紧张的。如果这种时候还被迫卷入人事斗争——虽然她自认没有自己承受不住的压力,但能免还是免了。

可这头波浪刚刚平息了几分,那头风浪又起。拍摄第二天开始,正在制作第二幕场景的一方秋色竟然又陷入了连环丑闻,甚至项目都不得不停摆。

一开始,是公司主要负责人之一的秋谭被指控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