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一种宣发手段,最后的重点都是要落在口碑上的。
有了口碑,才会有影响力强大的权威榜单,才会有观众的信任度。
而且出于对于不同喜好和群体的尊重,夏国的影库评分是可以进行细分的。比如说,这部影片在不同年龄段的评分是多少,在不同职业从业者和不同专业人士的群体之中评分是多少,在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教育和生长环境,不同生活区域的观众之中评分又分别是多少。
通过这种细分,可以让观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喜好的作品。因为这些数据全部由ai系统整理和监控,事实上并不显示哪些数据来自于哪些个体的关系,所以保证了准确性的同时,也防止了一些个体通过各种私人数据来获利。
殷怜之前就发现,夏国的电子数据管理非常严格,也并不存在黑客这种职业,因为这边的数据防线更加坚固,而且还有精神力这个绝对屏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类似黑客入侵的行为也被归类为刑事案件——因为这种入侵必然会导致精神力火拼,而精神力的交锋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导致危及生命的行为。
也就是说,黑客入侵基本等同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允许自卫并且自卫致人死亡不算过当——因为这之中的伤害是无法估算和掌握分寸的。
所以星网上的很多数据是无法作假和伪造的,除非独立建立一个服务器,进行欺骗式“链接”,但是这种链接要伪装成可信数据几乎不可能——因为官方系统在数据管理和验证方面,也有非常严密的规则,以及相对先进的科技,普通人不需要掌握这些科技,只要定期更新个人端系统,就能很自然地运用这些技术。
当然,也不是说真的就完全没有黑客行为进行的余地。如果是针对一些并不共享相应科技的偏远自治卫星,相对来说狙击成功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但是这种攻击行动往往无利可图,因此也很少有实施的必要。
而至于公开的星网权威数据,是没有伪造可行性的,虽然这种数据保护肯定不是专为文娱产业而建立的,但是无疑各产业都有因之受益就是了。
这种情况下,夏国的文化娱乐一向是百花齐放的状态,再出色的作品都很难一枝独秀。《鸣芳洗冤录》也是如此,它此时远不到脍炙人口的地步,其实以两个世界大家接受的信息量比例来说,如果地球的所谓现象级作品是观众走到哪都有相关情报往耳朵里硬塞,那么夏国所谓的现象级作品,也就是常去的影视资讯网站挂了个榜单和高评分,而你的朋友圈里有两到三个人都看过这部片而且都给了好评的程度。
听上去不那么现象级,但是对于夏国来说,这存在感已经很高了。
桂成山最近在相关的资讯圈子经常刷到好评,虽然不一定每一篇文章都拿他们的版本作为对比,但确实里面大半都这么干了。
而这么干的文章里面,几乎全部对黑怀朱版本的评价都高于他的版本。
这让桂成山觉得不可思议,只觉得一口气憋在心头快把人噎死了。
他其实对于自己这一次的作品是比较满意的。原作剧情好,节奏好,他又深入挖掘了一下主题,自觉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说句难听的,他今年拍摄的那七八部作品,每一部赶得上《鸣芳洗冤录》的。
这之中有改编的原作本身先天不足层次不够的原因,加上桂成山自己一直没有什么灵感,也有一段时间没出原创剧本了,甚至于上一次他原创的时候,作品的口碑还不如改编作——当然他是不会承认自己已经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只承认目前算是处于创作低谷。
而《鸣芳洗冤录》的拍摄更让他确认了这一点。看到成片的时候,他甚至是有些洋洋得意的,因为自觉表现得很出色。
当时星网上很多对作品的好评,顺带也有人夸赞导演们不愧是成名多年的实力派,桂成山之前拍的片口碑都比较一般,甚至有几部作品还经常被骂,已经很久没有受过这样的盛赞了,顿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然而谁想到这一番口碑逆转这么快。
风向转的时候,桂成山还是懵逼的。
他就见到一篇篇影评,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是长着刺一样,无时无刻不刺痛他的心,说道:“黑怀朱先前的作品就很触动人心,这一部《鸣芳洗冤录》更像是好作品遇上了好导演,那叫一个灵气逼人。相比之下,三位导演的版本就有些过于匠气了。成熟是成熟,套路也是套路得厉害。”
“就《私奔女》这个篇章,两个版本的水平可以说是天上地下。同样是被骗之后复仇,黑导版本的魏小姐性格聪慧刚烈,整个章节人物的平均智商得比另一版本高二十个点吧?黑导的版本里面,我看到的是一场谋杀之后淋漓尽致的复仇……副导演们的版本里面,我看到的是一群害人的和被害者之间黏黏糊糊的你爱我你不爱我的狗血肥皂剧。”
“不过说句实话,魏明仪可真惨……”
“虽然原作的魏明仪也很惨,但是我如果是魏明仪的话,我更不想活在桂成山的世界里。桂导大概想讲一个人性复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故事,可是,又不是所有受害者都必须有罪……说实话,就魏明仪的所作所为,她是没有罪的。就算是在桂成山的版本里面,她性格优柔寡断了点,也不是受到那种遭遇的理由。”
桂成山看着这一段段的评论,盯着黑怀朱版本的影片购买键许久,心里本能地排斥去看,又憋着一股气,实在想看看自己凭什么这么被低看,最后一咬牙,还是选择了购买。